【菊韻】一棵樹的故事(散文)
01
嘎達蘇草原南部,有一片三萬多畝的榆樹林,樹齡都在一二百年以上,建場60年來,人們習(xí)慣性稱之為“古榆林”。這是北方草原上一種特殊的樹種,喬木的族系,卻不具有其挺拔身姿和偉岸氣質(zhì)。頭顱似一把撐開的碩傘,身軀似傘柄,牢牢地插入大地,不畏嚴寒酷暑,忠誠守護著草原。
榆樹骨肉泛黃,霜葉流金,又是生長在野外的天然樹種,人們叫它“野黃榆”。名字遠沒有贊美重要。它具有胡楊樹一樣的精神——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莽莽蒼蒼的古榆林,因其樹冠碩大,稀疏有致,不因依地勢起伏而冷漠同伴,相互之間,和睦相處。夏季,放眼望去,古榆林就像一泓碧綠的湖水,平靜祥和。冬季,落目榆林,清晰明朗,枝干利落,端莊典雅。
古榆林蔭下,生長著多種野生植物,是黃羊、野豬、野兔等食草類野生動物的大糧倉。古榆林是草原上的林海,因此,專業(yè)人士,又賦予了它一個形象的名字——疏林草原。榆錢的幼年,是動物的美食,也是人類的佳肴。榆樹的葉子,無論枯榮,皆是牛羊的上等飼料,因此,榆林又獲得了一個新穎的名字——空中草原。
方圓百里的草原人,無論是農(nóng)民還是牧民,對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古榆林都有著深厚的感恩之情!
扎魯特這塊大地處于農(nóng)耕時代和半農(nóng)半牧?xí)r期,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這片古榆林。人們蓋房搭屋、牲畜棚舍的梁柁、檁子、檐橛子、牛馬車的車棚子、蒙古包的骨架、勒勒車的車轅子、車轱轆、木犁杖、牛樣子、車挎桿、桌椅板凳、雞鴨鵝狗豬的圈舍頂子、切菜用的菜板子……都依賴于這片古榆林。落后的傳統(tǒng)農(nóng)耕、牧耕時代,古榆林為人們提供了免費的生產(chǎn)資料,解決了物資匱乏時代的艱難,幫助人們度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遇到饑饉荒年,滿樹盛開的榆錢和榆葉,是人和牲畜的救命糧。那個時代,人們?yōu)榱松婧桶l(fā)展,就要揮刀古榆林,并非是知恩不報,實在是不得而已。
如今,新型建材取代了木材,古榆林不再是人們物質(zhì)生活必須的依賴品,漸漸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美景,精神靈魂安放的故鄉(xiāng)。
02
并非所有的古榆樹,都長成一樣的容顏。在古榆林東南方向,有一座小沙丘,光禿禿的,沙丘的東坡,生長著一株相貌和體型與古榆林里的榆樹完全不同的榆樹。這株身材頎長的古榆樹,一根生兩株,兩棵主干粗細高矮完全一致,兩軀之間的間隙,恰好容得下一個成年人,兩株古榆,頭小且歪向兩側(cè),形似連足雙胞胎的姊妹、兄弟。遠遠望去,歪向兩邊的樹頭,猶如一只雄鷹展開的翅膀,兩樹之間的空隙酷似鷹腹的白云。它仿佛展開巨大的羽翼,俯臨大地,低空盤旋,恪盡職守,逡巡著草原……
03
天地間混沌、清明,古榆林的神奇?zhèn)髡f,跌宕起伏在歲月里。我猛然想起我們草原部落族人的最高信仰,掌管草原的神——“長生天”。
長生天,是蒙古民族的最高天神,即蒙哥·騰格里。蒙古人以蒼天(蒼穹)為永恒之神,因此稱永恒神為長生天。長生天神在嘎達蘇草原的漫長歷程中功不可沒!
史料記載,位于扎魯特旗東南40公里道老杜蘇木境內(nèi)的南寶力皋吐,屬于新石器時代遺址,從挖掘整理出的房屋、墓葬、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說明早在4500年左右,這里就有人類居住。從地理位置看,嘎達蘇與南寶力皋吐兩地呈西北至東南走向,草原相連,河流相通。嘎達蘇地勢略高于南寶力皋吐,南寶力皋吐地勢平坦開闊。東部略低,古老的河流緊貼著古遺址自西北流向東南,嘎達蘇草原的河水順流而下,流經(jīng)南寶力皋吐,流向遠方,匯入西遼河。南寶力皋吐的先民們依河而居,以捕魚狩獵繁衍生息。
04
相傳,幾千年前,嘎達蘇一帶,方圓百里,寬寬窄窄的河流像一條條潔白的哈達,縱橫交錯,河河相通,不知疲倦地舞動著美麗的草原。草甸起伏綿延,水草豐美,蒲草、蘆葦茂盛,灘涂、草甸、林間百草叢生,野花遍地。樹木茂盛、山杏樹、野黃榆禮讓并存,山杏樹與野黃榆自成林海,夏天同綠,秋天同凋。水肥草美,山水相依,讓這里成為飛禽走獸的天堂。在這片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原,生長著大量的梅花鹿、赤鹿、黃羊、狍子、野豬、野兔、刺猬、貉子、土撥鼠、草原黃鼠,生長著成群的食肉動物。狼、狐貍、黃鼠狼;大自然恩賜了這塊神奇的土地一泓湖水。美麗的鴻雁湖坐落在綠樹環(huán)抱中,湖的四周樹木繁茂,郁郁蔥蔥。湖中蒲草茂密,魚兒戲水、野鴨乘波、魚鷹疾飛;岸邊雜草葳蕤,昆蟲橫飛。七彩錦雞(野雞)、毛腿雞、半翅子、百靈鳥、喜鵲、老鴰……隨意棲息,肆意飛翔。動物的天堂里更少不了鷹的家族。體型嬌小的鳥鷹、貓頭鷹,體型稍大的鷂鷹,體型巨大的猛禽金雕,這些凌霸長空的猛禽也是草原的一道風景!
05
為了嘎達蘇這片草原上的各種動物長期并存,和睦共處,有序繁衍生息,保持物種不滅絕。掌管草原的騰格里(長生天)神,依據(jù)草原的植物生長地域,按照飛禽走獸的食物特點,對水里游的、地上跑的、空中飛的、南來的、北往的、冬眠的、常年睜眼的、吃草的、食肉的、葷素兼食的都劃定了生活區(qū)域,實行嚴格的屬地管理。頒布了天規(guī)懲律??刂聘鞣N動物的種群數(shù)量和采食范圍;對各種動物的食物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為了保持食物鏈穩(wěn)定,對食肉動物做了嚴格規(guī)定。鼠類可以吃昆蟲、螞蟻、野草;蛇類可以吃老鼠、青蛙、蛤蟆、雛鳥、草籽;鳥類可以吃螞蚱、蝗蟲、蝴蝶、昆蟲、草籽;狐貍可以吃鼠類、野兔;狼可以吃狐貍、野兔。但不能獵殺野豬、狍子、黃羊、野鹿;刺猬因自身長滿鋒利的毛刺,不易被吃掉,因此,對各種食肉動物是開放的。刺猬可以享用蛇的美味。對鷹類的食物規(guī)定比較苛刻,夏季只能吃破壞草原生態(tài)的鼠類,包括草原黃鼠和體態(tài)憨憨的土撥鼠。鼠類冬眠期,可以捕食飛禽和野兔,不許庫存,必須現(xiàn)吃現(xiàn)捕。長生天的這些規(guī)定責任到神,要求各司其職,賞罰分明。
長生天神依山脈大小和水域面積劃分動物活動領(lǐng)域,納才棄庸,擇賢封神。代替長生天處理日常事務(wù)的神官名叫“金橛山神”;其他神依次是;馬鞍山神;雞冠山神;金雞神;大藍山神??偛吭O(shè)在金橛山。因為嘎達蘇就是因其得名。金橛山南坡,半山腰出一平臺,就是長生天神召集各路山神開會時的座椅,山背后凸起的那個部分是長生天神的機密文件包,里面不但裝有機密文件,還安裝了監(jiān)聽設(shè)備,如有異常出現(xiàn),就會發(fā)出報警的聲音,確保長生天神的生命安全。
每月農(nóng)歷晦日午夜召開一次五路山神會議,長生天神聽取匯報,了解情況,部署下個月工作。會議通知由金橛山神派員通知。會議通常由金橛山神主持。對各路山神的獎勵和懲罰由長生天神決定,由金橛山神代為執(zhí)行。
每次開會,長生天神都正襟端坐金橛山南坡,項帶玉珠,手持法杖,雙目俯視正前方。長生天神的神眼穿過漆黑的夜幕直射到金橛山腳下的無名小丘,五位山神按著官職大小從左向東依次排列。每位山神都是背朝南臉朝北的雙膝跪地,如實回答長生天的發(fā)問。每次召會,各山神都要向長生天神作詳實的工作匯報,匯報內(nèi)容如不屬實,就會遭到長生天的訓(xùn)斥,嚴重的就要受到懲罰,懲罰重的時候,要禁食五日。長生天每次布置完任務(wù),各路山神都要復(fù)述三遍,以示記牢。
06
幾千年來,長生天神之所以備受蒙古人世代崇拜,是因為他治理草原的能力非凡,“按規(guī)定辦事,按條例管神。”長生天神的剛性管理手段事半功倍。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替天行道。他對人類和動物的重獎和嚴懲都是蒼穹的旨意。無論他做了什么事,都沒有人去怪罪他,譴責他,認為一切都是人類做錯了事。他的所做所為都符合大乘佛教救苦救難的綠度母菩薩的行為。草原上的部落民族賴天求存,以天為強,以神為大。嘎達蘇草原在長生天神的神明治理下,走過了漫長的歲月,幾千年的輝煌也有走到衰敗的時候,神也沒有回天之力!
長生天神過完了五千歲大壽,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日漸衰弱的身體,讓他心有余力不足了。于是把管理嘎達蘇草原的重任就交給了金橛山神,這個時候的金橛山神也到暮年了。神老了也會糊涂,一糊涂能力就會喪失。其他四位山神看不到競爭的希望,就忙于過起自己的小日子,把長生天神制定的“控制種群繁衍數(shù)量”和“食物清單”之規(guī)定忘到了九霄云外。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快速繁衍自己管理的種族上,“五神”瀆職導(dǎo)致各種動物管理失控。種群數(shù)量飛速上漲。十幾年的時間,金橛山、馬鞍山、雞冠山、金雞山、大藍山、山杏林、榆樹林、濕地、鴻雁湖到處都是數(shù)不清的梅花鹿、赤鹿、野豬、黃羊、狍子、獾豬……食草動物每到一處綠色全無,成群的食草動物就像打草機一樣,把野草野花吃得精光。冬天吃光了草葉草桿啃草根。食草動物的泛濫成災(zāi),讓狼群的生活質(zhì)量大大提高,狼再也不用擔心嚴格的懲罰,再也不用為食物而發(fā)愁。于是狼的婚齡放寬,生育子女的速度加快。充足的肉食,讓狼的隊伍很快就壯大起來。嘎達蘇草原徹底失去了往日的祥和,各種動物之間為了活命,徹底撕斷了食物鏈。
長生天的晦日會議不見了蹤影,各位山神無影蹤了。草原上空祥云不再繚繞,百鳥不再歌唱,蔥綠變蒼黃。湖水里少了蛙鳴,荒野上多了狼嚎的灰暗歲月,只有草原金雕,還在恪守自己的職責,期盼回到從前的歲月。
07
就在草原上最大的猛禽,也是最恪盡職守的金雕,又叫禿鷹,等待草原回歸的時刻,長生天神實在看不下去了。含著眼淚,親自給玉皇大帝書信一封,請求嚴懲嘎達蘇草原貪婪的山神,懲罰動物的淫亂。玉皇大帝接到長生天的信件,調(diào)查核實后非常憤怒,派掌管雨雪的天神,親臨人間,劃定懲罰區(qū)域。連續(xù)三年,這片天堂般的草原,夏無一滴雨;冬無一片雪。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秋。食草動物大量餓死,狼、狐貍、鷹、喜鵲、老鴰、老鼠。食肉動物開始互不傷害,似乎災(zāi)難讓他們忘記了仇恨。美麗的梅花鹿、體大如馬的赤鹿、奔跑如飛的黃羊、狍子、兇猛的野豬都靜靜地成了食肉動物的美味佳肴。食草動物的災(zāi)難成為食肉動物的福祉,食肉動物面對得來全不費功夫的“餡餅”,得意忘形起來,開始加速種族繁育。這個時候,鷹類的隊伍也開始不守戒律了。犀利的鷹嘴也開始啄食腐尸果腹了。危難時刻見鷹魂,這話一點也不錯,生死莜關(guān)的時刻方見鷹的本色。兩只年邁的金雕,它們是一對老夫妻,已經(jīng)在這片草原上生存了幾十年,它們精心孵育了幾十代兒女,精心呵護了幾十年這片草原。風燭殘年了,還始終堅守著心中的信念!
08
嘎達蘇草原,三年嚴重干旱之后。河水干枯了,鴻雁湖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水坑,湖水不再蔚藍,不再清澈,蘆葦、蒲草徹底枯死了,魚兒散發(fā)著腥臭,鴻雁、野鴨都餓死了,空氣中彌漫著撲鼻的氣味,整個湖區(qū)死一般的靜寂。草原上,只有山杏樹和野黃榆還在頑強地活著??蔹S的草原上,一場瘟疫無情地吞噬著動物的生命。食草動物不見了,食肉動物也不見了。小狼崽子、小狐貍崽子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草原的上空游走著黑色的云朵,風中吟著哀歌。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氣味,瘟疫是殘暴的、無情的。一場曠日持久的瘟疫,奪走了無數(shù)貪婪的生命,讓草原回到了朦朧的遠古時代。
09
“咔嚓”一聲驚雷響徹嘎達蘇草原的上空,一道閃電劃破天幕,嘎達蘇的草原下雨了。雨,已經(jīng)多年沒有光顧這片草原了。雨越下越大,一連下了四十九天。鴻雁湖水回到了原位,嘎達蘇草原上的河流又開始流淌了,草原上又出現(xiàn)了少量的食草動物,湖水里傳出稀疏的蛙鳴……草原換上了淺綠的新衣。
居住在榆樹林邊的一對老年金雕,因為潔身自律,寧可忍饑挨餓,也沒有啄食腐肉,沒有感染病毒,躲過了一場瘟疫,幸存了下來。
雨水是草原的生命,草原得到雨水的滋潤,漸漸復(fù)活了。嘎達蘇草原開始日漸復(fù)蘇,一對老年金雕開始走向夕陽。
一天傍晚,這對老年金雕,感覺生命到了終點站。它們努力地飛到古榆林的東南,緩緩地落在一個小沙丘上,它們喘著粗氣,望著身后的榆林,望著東南一望無際的草原,草兒又開始發(fā)芽了,它們很欣慰,這是它們守護了一生的草原,是它們遏制了草原鼠害。如今,它們的生命就要畫上句號了,圓寂之前,它們在想,就在這座小丘的東坡上,刨出一個墓穴,葬身其中,死后,也要繼續(xù)呵護這片美麗的草原!
兩只暮年的金雕,一邊努力的刨土,一邊相互鼓勵著。爪子磨斷了尖,爪子磨出了血,沙子變得黏糊糊的。這對老夫妻沒有一絲畏懼,死亡似乎對它們已經(jīng)不重要。它們從日暮一直挖到日出,一夜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夙愿,坑挖的足夠大,完全可以容納下兩個軀體。
它們抖落掉身上的沙子,舒展開尾部,靜靜地并排趴在坑里,應(yīng)該說趴在窩里,這是它們最后的家。它們尾部朝西,頭部向東,一動不動地等待著……
10
不知什么時候,趴在窩里的兩只金雕靜靜地睡著了,再也沒有醒來。
歲月的風刮起乾坤的塵埃,掩埋住了兩只金雕的身軀,塵封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嘎達蘇草原又一次生機盎然了。突然有一天,神雕的墓穴上長出了一株奇特的榆樹,這株榆樹與眾不同。裸露的樹根像兩只金雕的四只爪子緊緊地握在一起,牢牢地抓住大地。兩根樹干就像一對雙胞胎姊妹、兄弟。遠遠望去,整株樹形酷似一只展翅的雄鷹,懸停在草原上空。
為了不遮擋金雕的鷹姿,不讓山鼠肆意地竄進草原,周圍就再也沒有古榆樹生長了。這也許就是周圍只有一棵古榆樹的原因。不長榆錢,是鷹的化身。野雞敢于經(jīng)常出沒樹下,野雞懂得金雕的慈善。喜鵲、老鴰不敢在上面筑巢,是對鷹的恐懼還是尊重?不得而知!
一棵樹應(yīng)該更名為金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