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手推車(散文)
一
屋后,一架小推車映入眼簾。它已缺了半截胳膊和一條腿,滿身滄桑,滿面灰塵,渾身被蜘蛛網(wǎng)捆綁著,落寞地瑟縮在墻角里。
就是這么一個小推車,在當時也不是家家都有。家里沒有的,生產(chǎn)隊分糧分柴分菜時,就要等主人家用完了,再向人家借用。用完后又要馬上歸還,因為人們隨時都可能用。這是那個時代獨有的“最先進”的載物工具了。
我家剛分家的時候就沒有,一直都是向老叔家借用的。后來,爸爸自己做了一輛小推車。
爸爸雖然不是木匠,但心靈手巧。從院子里找來些木棍和木條,又借來木匠常用的鋸子、刨子、鑿子等工具,就做了起來。小推車構(gòu)造很簡單,由車排子(這是車子的主體)和車轱轆兩部分組成。車排子兩邊是兩根長兩米多的木棒,伸出半截作為車把,另外半截在中間部位放兩根一米左右的長木條,在這兩根長木條之間放車轱轆,然后在兩邊各放兩根橫著的短木條,這樣,就做成了鏤空的車排子。另一主要部件就是車轱轆了。轱轆上邊有個簡易的車樓,是個中空的高約50厘米,寬20多厘米的長方體。上面和兩邊用幾根橫的豎的木條用鉚榫連成一個整體,扣在轱轆上面,再用榫頭與車排子連接在一起。這樣既可以護住轱轆,又可以放東西。然后在車子中間再按上兩個木頭腿,三個點就可以支撐車子了。也可在兩個把手之間按一根橫木棒,這樣,小孩子可安全地坐在上面。手推車盡管做得有些粗糙,瘦骨嶙峋的,但也為我家甚至鄰居出了很多力。其間發(fā)生的件件往事,也都從心底翻涌上來。
二
大概是9歲時,我也學(xué)會了推手推車。自認為技術(shù)還不錯。有一天瞞著父母,把車子偷偷推出來,飛快地推了兩圈。這時弟弟和堂妹非要坐車,我就讓他倆一邊一個坐在車子上,搖搖擺擺地推著走了一段路。不料,遇到一個小水洼,腳下一滑,車子一歪,弟弟從車上摔了下來,哇哇大哭著;堂妹雖然沒摔下來,也嚇哭了。媽媽聽到哭聲,在屋里喊道:“咋了?”“姐姐把我們從車子上摔下來了。”弟弟告狀說?!罢l讓你們非要坐??!”我也不示弱。“沒事啊,也沒咋地。”母親和老嬸兒連屋都沒出,好歹那個時代的父母不像現(xiàn)在這樣嬌慣孩子,有個大病小災(zāi)的也不太在意,別說這點小事,根本不關(guān)心,所以媽媽和老嬸也沒怎么責(zé)怪我。
小時候沒什么玩具,手推車也可以算作一件高級玩具。不少小孩都踅踅摸摸地想推車玩。有一天出門去玩耍,沒走多遠,就看見鄰居家狗子從地上往破口袋里捧麥粒。旁邊躺著從我家借的小推車?!鞍?,狗子,翻車了?”狗子頭也不抬地“嗯”了一聲。他也膽怯,生怕我責(zé)怪,畢竟是我家的手推車,狗子頭懂得我心痛。
那時,如果用肩和背不能搬動的東西,或路太遠,小推車就派上了用場。一來比較省力,二來裝得多。
別看手推車簡單,但開始駕馭手推車時,還是需要一些技術(shù)的。剛學(xué)時平衡掌握不好,一會兒撞向左邊,剛扭過來又沖向右邊。這時就需要身體靠向另一邊,扭曲著來平衡。一旦駕馭不住,就會失控,輕者使車子缺胳膊少腿,或使車子散架,重則還可能會傷人。
裝車也有講究,前后左右一定要裝得勻稱,推起來才穩(wěn)當。不勻稱,車子就容易向一邊倒,特別是新手或推車技術(shù)不高的人。技術(shù)高的人,也可以只在一邊裝東西,照樣推著走,身體努力靠向另一邊的手把,使勁用身子來平衡另一邊。
狗子就是剛學(xué)的,技術(shù)還不熟練,正上癮呢,總想推車玩。正好生產(chǎn)隊里分麥子,他就自告奮勇獨自去了。分到麥子,他壓著車把(不然的話,車不穩(wěn)當,會張兜兒),大人們幫他抬到小推車上一小口袋(用家織布片縫在一起,大的約三四尺長,直經(jīng)約一尺半;小的二尺多),他也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煞有介事地“唾唾”兩下,往手心吐了兩口唾液,兩手搓了幾下,兩腿微微一彎,貓下腰,猛吸了一口氣,兩手一用力,嘴里“嗨——”了一聲,將車子推起來,晃晃悠悠地向前推。因為狗子個頭小,兩只手使勁兒把著車把,兩臂伸直,身子往前傾著,兩腳兩腿使勁兒往后蹬地,車子才能緩緩地移動。天上的烈日烤著,樹上的蟬兒叫著,仿佛在給狗子加油。狗子的身影小小的,在腳下匐匍蠕動??斓郊议T口時,不小心推到一塊小石頭上,車子一歪,上面的糧食口袋,“骨碌”一下滾了下來。口袋用了很多年了,滿身補丁,一下摔在地上,口袋又被摔出一條口子,麥子從里面流了出來?!拔?guī)湍闶瞻伞!蔽铱粗蓱z。狗子抹了一把汗,立刻變成了一個小花臉。我倆把上面的收進去,下面的又有小石子又有土,就說不要了。恰好二嬸出來了,也沒責(zé)備狗子,嘮叨說:“咋能不要了呢?里面還有那么多麥粒兒呢。”說著取了個盆子出來,連土帶石子都收起來,回家放到鐵篩子里,用水沖掉了泥土,然后曬在一塊塑料布上,晾干后,又把石子撿出去,又得了一把麥子。那時糧食是多么寶貴?。?br />
比糧食更寶貴的,是人情。誰幫了誰似乎都是理所當然,互不見外,也用不著客套。在分麥桔時,李奶奶和老伴孤苦無依,站在麥桔前,皺紋里藏滿了心事,鬢發(fā)在風(fēng)中無奈地飄著。媽媽見狀,走上去對二位老人說:“三嬸,我先給您推著吧?!崩钅棠陶f:“這怎么好意思啊,你家的還沒鼓搗回去呢。”“沒事兒,我家的不急?!闭f著就裝車,推車,一趟趟,小車跑得特歡、特快。直到把李奶奶家的都推回家,媽媽才來推自己家的。當時像這樣的事習(xí)以為常,就跟給自己家做一樣,人情純樸得就像一張白紙,不必添加任何粉飾,連一個“謝”字都不必加。加了,反而褻瀆了這份純樸。不像現(xiàn)在芝麻大點兒的事都千恩萬謝,但卻毫無誠意,口不對心,只是應(yīng)付敷衍而已。
三
那時物資匱乏,沒有煤,燒大灶,柴火就不夠燒了,有閑空兒了就得去拾柴。村莊周圍的田野,樹葉、枯草早已被人們不知摟過多少遍了,裸露著平整光滑的胸膛,干凈得像篦子篦過一樣。山上去的人更多,也像剃了光頭的禿瓢一樣,寸草皆無。那時,很少聽到哪里發(fā)生火災(zāi),這應(yīng)該也和田間樹林中無雜草樹葉有極大關(guān)系吧?
爸媽趁著冬閑,帶上我,只好去遠離村莊的埝北或過老河去拾柴火。去了小一天,中午吃了點自帶的窩頭,吃在嘴里又硬又干巴,一咬直掉渣。下午三四點,爸媽拾了一大堆黍桔、茬子、茅草等,我們疲憊得很,準備回家。爸媽先把柴火打成鋪子(pu一聲,方言,意思是把柴火一堆一堆理順了),然后一鋪子一鋪子碼在車子上,車樓前后左右和上面碼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高高的。系好纜繩,爸爸在后面握著把手用力推,媽媽在車子前面拴了一根長繩,放在肩上,前傾著身子往前拉,也掌握方向和看路,父親在后面因為有柴草擋著,根本就看不見路。來的時候,我是坐在車子上,爸爸推著我來的;回去的時候,我只能跟在爸爸身后噘著小嘴走回家。多么美的畫面啊,多年后我想起,還是那么溫暖。
在上灤河大壩時,盡管爸爸弓著身,探著頭,脖子伸得長長地拼命往上推。媽媽在前邊,把繩子放在肩頭,勒出一條溝兒,雙手緊緊攥著繩子另一端,還在手上繞了一圈,雙腿蹬直,身子前傾,與地面成45度角,埋著頭,脖子向前挺著,繩子緊繃著,也使勁兒往上拉,就像江岸上的纖夫的剪影。但終因裝得太多,力氣不濟,剛走到一半,就無論如何也上不去了,爸媽努力了幾次都以失敗告終。雖是大冬天,爸媽卻出了滿身的汗,鬢角淌著一條條汗水,把臉上的灰土沖出一道道溝,頭頂上冒著熱氣,原來凍得鐵青的臉也變得通紅。最后一次,爸爸一時沒把住,車子倒退了回來,爸爸隨著車子倒退了幾步,急中生智,把車子向旁邊一推,車子歪斜在一邊,才不再后退。爸爸也一下子蹾坐在地上,幸虧沒出什么危險,只是柴火都披散下來。如果爸爸反應(yīng)稍稍遲頓一點,恐怕車子就得從爸爸身上軋過去。媽媽也倒退了幾步,直接摔在半坡上,被拉了下來。所幸都沒什么大事,只是媽媽的手被劃了一條血口子。那個時代的人都很皮實,拉個口子,流點血兒,也算不了什么。爸媽只好又重新裝車,裝好后,有路過的鄰村的鄉(xiāng)親幫忙,才拉了上來。
如果遇到重載又是下坡,那就更難駕馭了。雙手要死死地握牢車把,用盡全身力氣向下壓向后拽。身體向后傾斜,雙腿雙腳向前刺著地。一旦掌握不住,車子就會像脫僵的野馬一樣,一下子俯沖下去。下面沒人還好,有人的話,恐怕就要車毀人亡了,最輕也得弄個重傷。
生活不易,但從未抱怨。這是我的父母的樣子。
四
小推車,我不知道它的起源。但從電視劇和電影上看到最起碼二十世紀初它就跟著人們闖過關(guān)東了。到后來抗戰(zhàn)時期老百姓支前它更是一馬當先,立下了汗馬功勞。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也還拖著疲憊衰老的軀體盡著自己的微薄之力。
人們拉糧拉柴,賣菜遛娃,走親訪友,趕集上店,它都親力親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騎行的農(nóng)用三輪車如雨后春筍,走進了千家萬戶,它也就漸行漸遠,被堆在犄角旯旮里,隱匿了身影。但它滿載著幾世莊稼人的夢想和快樂,在我腦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記,久久地難以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