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昆明池·七夕公園游記(散文)
一
西安有個昆明池·七夕公園,多年前還未完全建好時,我曾與家人去過一次,除了入口處那艘雄偉高大的戰(zhàn)船留在記憶中,其他什么也想不起來了。近日,因在網(wǎng)上看到一座位于昆明池的牛郎織女雕塑,因?qū)Υ撕翢o印象,便留言“在西安生活了近40年,怎么沒見過也沒聽說有這樣一座雕塑?”立即引來了一些網(wǎng)友的評論,有說我孤陋寡聞的,有說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然啥都不知道的,更有說我在西安40多年是白活了的。不一而足,更多的則是引經(jīng)據(jù)典介紹雕塑的來歷。牛郎織女的愛情神話我是知道的,但以此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雕塑何以出現(xiàn)在昆明池,我卻不甚了解。
刺激?。∫粋€西安人,竟然不能對歷史和風(fēng)景有深入了解,我自己都感覺自己是一個笑話。必須跟上風(fēng)景的腳步,就像跟上時代的步伐,我不喜歡遲疑,更不喜歡拒絕。
2023年8月29日,一場秋雨之后天氣變得涼爽且晴空萬里,我與愛人一大早到距家不遠的地鐵站乘上5號線,到了一個叫鎬京的站點下車,又倒公交車直奔昆明池公園???0點到公園門口,看著門口左右兩邊的漢闕以及居中矗立的古代戰(zhàn)船,我心中泛起隱隱來過的記憶。
秋日天高氣爽、藍天麗日之下,移步云漢廣場的古戰(zhàn)船之旁,閃爍著古銅色光芒的船體氣勢磅礴、高大宏偉,只有仰觀才能看清它的全貌。據(jù)說這就是被譽為“樓船水師”的水軍船艦。船頭屹立一大將,鎧甲披身,手持寶劍,目光深邃注視著遠方,正是赫赫有名的漢武大帝劉徹。船樓各層甲板上,站立著手執(zhí)戈矛、英俊威武的水兵將士,站在船下,耳畔仿佛能聽到那些古代將士們雷鳴般的吶喊。船身基座宛若洶涌的江水,四周水花四溢,水霧彌漫,似乎隨時準(zhǔn)備劈波斬浪而去。崇尚民族英雄精神的情感,化為一尊雕塑,無需一個字,就將人帶到曾經(jīng),我感到了熱血沸騰。
回首看看四周,不多的游人紛紛在古戰(zhàn)船雕塑前拍照留影,我也照了幾張照片便往里走,過了一只由鮮花組成的美麗孔雀造型景點,看到一塊巨石上書寫著“昆明池”三個紅色大字,再走幾步,便出現(xiàn)了“昆明池?七夕公園”的牌匾,這使我想起網(wǎng)友提醒我的那個牛郎織女雕塑,也使我不由得找到公園簡介,弄明白這公園何以將古代海戰(zhàn)與愛情神話融為一體?
看似無法聯(lián)系的東西,有時候是因為我們的見識不足而忽略,或不能接受。我必須深究其中的必然邏輯。
二
原來這昆明池是漢武帝為訓(xùn)練水師,于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在長安斗門鎮(zhèn)一帶開鑿,并在池中刻置石鯨,兩岸刻置牛郎、織女,以象征天河。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大人工湖,昆明池具備供水首都、調(diào)洪蓄洪、訓(xùn)練水軍、生產(chǎn)魚鱉、模擬天象等多種功用。昆明池從興盛到衰落,從湖泊到農(nóng)田,跨越了周、秦、漢、唐13個朝代近兩千年的漫長歲月。象征“牛郎”和“織女”的石爺和石婆隔昆明池遙遙相望,見證了昆明池的盛衰,凝聚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
天河水師。還需要怎樣的內(nèi)在邏輯啊。美好,從來都是以強大的力量來守護的,單純的美,是膚淺的,也是不可靠的。
在唐代,很多大詩人都曾游覽過昆明池,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杜甫在著名的《秋興八首》就寫道,“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fēng)”;晚唐詩人溫庭筠在《昆明池水戰(zhàn)詞》也有“雷吼濤驚白石山,石鯨眼裂蟠蛟死”的鏗鏘詩句,簡直就把這頭石鯨給寫活了。那時,不光是詩人喜歡逛昆明池,帝王將相、平民百姓也常去游玩、欣賞石鯨,唐太宗李世民在《冬日臨昆明池》中就描述“石鯨分玉溜,劫燼隱平沙”,真的惟妙惟肖,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唐代以后,昆明池水越來越少,到了清代,湖水徹底干涸,那條大石鯨就臥在了萋萋荒草之中。
歷史和詩意,如此聚集于此;皇帝各族和平民百姓,如此相逢一園一池。想想,本身就有著和諧和美好的過往。這些也是我們值得投去目光的,簡單的風(fēng)景,若沒有這些,少的豈止是內(nèi)容,還有豐富的底蘊。
離開介紹公園概況的宣傳欄,便到了昆明池,也就是七夕湖的岸邊,不多的游人,大都集中坐于湖岸的柳蔭之處,走近湖岸欄桿,遙望湖面以及湖中的亭榭廊橋,我努力回憶腦海中曾經(jīng)來過的點滴記憶,可惜一點印跡都沒有找到??磥?,必須不斷給記憶補給,否則,風(fēng)景也陌生了。
我與愛人在那里的樹陰下小憩之后,便信步走向一處叫作長相思的湖中廊橋,橋下清澈的湖水,在秋日的微風(fēng)中蕩漾,盡管陽光耀眼炫目,但感覺并不熱。在欣賞湖光山色之中,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座乳白色的七孔拱橋之下,這應(yīng)該就是用漢白玉石建造的鵲橋了。站在橋的一端,望向橋的側(cè)面,紅色“鵲橋”兩字渾厚醒目,兩組喜鵲浮雕呈現(xiàn)于字的兩邊,與橋兩邊的綠樹、橋下的綠水相映生輝;再望向橋的頂端,陡峭的階梯,高聳的橋面,確有天梯之感。攀登橋面時,被置于橋面護欄欄桿上展翅飛翔的兩排喜鵲深深吸引,這些喜鵲看上去個個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似有托起橋身飛向天宮之勢。站上橋面,兩邊湖面美景盡入眼底,更感天宮與人間難以區(qū)分了。
走下鵲橋,從一段水上廊橋來到湖岸,轉(zhuǎn)過一處林蔭掩映的彎道,終于看到了那個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的牛郎織女雕塑。站在下面,雕塑比網(wǎng)絡(luò)圖片上看到的更高大、真切、生動。牛郎手拖懷抱著一大一小兩個孩童,深情地凝望著織女,身后還拉著一頭健碩而憨厚的老黃牛??椗畯奶鞂m張開雙臂欲飛而下,急切地要與牛郎和孩子們相會。人間與天堂,因凄美而永恒的愛情匯聚于此,凝固于一座雕塑之中。人們或在雕塑下凝神觀賞,或擺著各種姿勢留影,而我卻憶起40多年前看電影黃梅戲《天仙配》的情景,被劇中七仙女不懼威權(quán)勇敢追求人間愛情的故事深深感動,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在電視上看戲劇。
可能在中國很多景區(qū)或園林,都有牛郎織女的雕塑,這是簡單的重復(fù)嗎?美好的愿望,也是一種情感,是普世的價值觀,所以以這樣看似重復(fù)的雕塑造型來表達人們的心愿,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我多么想多走盡管地方,把天下的牛郎織女雕塑都看看,裝下最美好的心愿。
三
陽光明麗,空氣清新,視野里的昆明池近景遠影盡收眼底,碧波蕩漾的湖面上,舟船點點,野鴨、天鵝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水鳥暢游其中,湖岸亭榭樓臺、綠洲樹影,給人一種江南水鄉(xiāng)的感覺。走過一座漢白玉拱橋,這里應(yīng)該是昆明池與外界水系連接的通道,望向遠方蒼茫大地,不知盡頭在何處,只見遠方的樓宇山影,擋住了繼續(xù)望遠的視線。
我突發(fā)感想,如果沒有昆明池,甚至沒有這些雕塑和風(fēng)景,那香禽鳥還會來嗎?不會。我自己給出答案,因為美好的含義本身就是和諧。
強烈的陽光,已經(jīng)讓人很難持久暴露暴曬其下,本該走在離湖水和湖中風(fēng)景更近的湖邊石板路上,我們卻選擇了有樹蔭遮陽的漢堤大道,時有園內(nèi)的觀光車和騎著腳踏車的游人從身邊馳過,步行游覽的人并不是太多??粗鴿h堤鎖煙芳草萋萋,池畔亭臺樓閣燦如霞帔的景致,每走到一處廊亭間,就停下歇息片刻,甚至幾次躺臥其間,感受著從湖上、從曠野吹來的陣陣秋風(fēng),絲絲涼意讓行走的熱累頓消。而大道左側(cè)相伴而行的一處湖面,一直吸引著我的目光,這應(yīng)該是正在建設(shè)中的昆明池的一部分。據(jù)說,昆明池修好后水面面積相當(dāng)于2.5個西湖大,可能就包括這一片水域吧。秦嶺之外有天地,江南錦繡藏袖珍。有時候比較,得出的結(jié)論并非是大與小。
繞湖而行的游覽過去一大半,行至一處飛檐錯落、回廊曲折的廊橋,著名的“錦鯉報恩”雕塑,就矗立于亭旁的湖中。據(jù)傳說,漢武帝鑿昆明池訓(xùn)練水師,池中有靈沼,名為神池,堯帝治水時曾于此停泊船只。此池與白鹿原相通,白鹿原有人釣魚,魚拉斷釣線連鉤一同帶著逃走了。漢武帝夜里夢見有魚求他摘鉤相救,第二天他在池上游玩,果然看見一條大魚嘴上掛著鉤線,就救了大魚。過了三天,漢武帝又在池上游玩,在池邊上得到了一對明珠,武帝說這是那條魚報恩來了。
這個故事,不在于人物的身份。人們寧肯給皇帝加一個近似于神話的故事,寄予了多少希望啊。民間疾苦,誰懂得?只能有所寄托。
看著湖中閃爍赤銅色光芒的雕塑,象征漢武帝的人物形象高大、姿態(tài)優(yōu)美,兩條錦鯉騰躍而起,似正在接受恩人的施救,而雕塑遠方就是潔白的鵲橋與綠意宜人的柳岸,與浩渺的湖水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讓人心曠神怡。時已過正午,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我們便或坐或臥于亭廊的欄桿間,一邊欣賞美景,一邊任由秋風(fēng)吹拂,回味著這一路的所見所聞。
14點左右,我們終于完成了沿著漢堤繞湖一周的游覽,回到了出發(fā)之地云漢廣場。再次仰望漢代水師樓船,其高大雄偉的氣勢更加令人震撼。想想身后的公園卻以牛郎織女的傳說為主題,融入了七夕和愛情主題,使得這片2000年前的練兵遺址上,重現(xiàn)了昔日昆明池水波浩渺、亭臺樓榭遍布、舟船往來穿梭、堤岸樹影婆娑、鴨鵝燕鷗飛翔的盛景,成為人們旅游休閑的好去處。
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真正體現(xiàn)七夕愛情主題的園景部分未能涉足,這是游覽昆明池?七夕公園留下的遺憾,就當(dāng)為下次再去游覽留點念想吧。
一處風(fēng)景,一次觀賞,并非讀得懂,幾次流連是值得的。況且,國家的飛速發(fā)展,不斷給風(fēng)景添加著深刻而精彩的內(nèi)涵,此時非彼時,昨天不是今天,我多么愿跟上變化的風(fēng)景,和風(fēng)景同在。
完稿于2023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