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辨別之隨感雜談一二(隨筆)
所謂辨別,其實說到底從我們上學時接受教育起,就已開始正式學習了,直到走向社會,時間漫長,一路艱辛,也很孤獨。而在現(xiàn)實里,我們又不得不再重新學習,時常還總是被社會所教育。
辨別也就是辨識,是判斷、是識別,是分辨,是認知;辨別是一種知識,是一種力量,也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覺醒,是人活著的一種境界,可謂是修行人的生存之道,乃修行路上之必修法門。其官方解釋為:辨別,對不同的事物在認識上加以區(qū)別。只有出處,沒有延伸,偶有幾個現(xiàn)代化造句,卻沒有任何過多的釋義。
辨別,從古至今,無時不有,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會有,連生物三大界也毫不例外,這都無需證明,眾所眾知。
辨別,說其簡單也簡單,說不簡單就會有些復雜,關鍵一般人、大多數(shù)人都做不到,特別是最后一點。
當你有了足夠的知識面,有了一定的高度和遠見,有了思考和分析的能力,這只算是具備了分辨是非黑白與美丑對錯的能力。關鍵還得做到善良,正心正念正行,心里永遠有桿公正的標準秤,也就是天平。不受外界干擾,不被世俗所染,判斷事物不偏不倚,不自私自利,這才算是真正的擁有了。有人會說,世間萬物根本沒對錯等等的話,更有甚至把宗教等都搬了出來理論,說的還頭頭是道。其實那些都是邪見,毒雞湯,局中局。顛倒黑白,替惡說話,替罪開道,原本就是一種惡,當下更是罪加一等。
特別是在當下,信息流泛濫成災,已經(jīng)達到了從古至今的頂峰。人的時間又很有限,一天24時,大量的信息無處不在,特別是在網(wǎng)絡上,人一上網(wǎng),就不分晝夜了。那些所謂的教授、專家、又鳥、馬戶等常常登于高堂大雅之上,用成功者的身份代表發(fā)言、講課,教化著人們,秋蟬時鳴,不分四季,無處不在。無論是在線下還是網(wǎng)上都是在現(xiàn)實里,這些都是真實的存在。更有甚者一邊販賣著焦慮,一邊娛樂著大眾。焦慮讓你不得不繼續(xù)努力,娛樂消磨你的意志,又給你精神供養(yǎng),讓你快樂。所謂的規(guī)矩都是給守規(guī)矩的人不斷制定的,所謂的所謂,還有許多,其實只是局,入者則迷。
修行,怔悟,覺醒,出家……看似高人一等,其實貌合神離,都在紅塵滾滾中,也在局中。真正的世外高人,實屬罕見,百年不遇,大都還只是個歷史傳說。
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圣人多少年才會出現(xiàn)一個呢?!
在當下,《羅剎海市》之所以能火爆第一,其中最大的原因也是因為他的歌詞和寓意,正如同先秦諸子時的黃鐘大呂,難得一遇。非要說個道理來,何為道理?在羅剎國黑就是白,在海市黑就是黑。兩者同在,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緩沖。而《羅剎海市》這個故事留給人們的空間,都是大眾硬擠出來,所謂的想象空間,所謂的生存空間。
再回到現(xiàn)實當今,很多人自居圣賢,但實際手段是為了金錢、地位、而非真正地利益民眾!
孔子和孟子所提倡的“仁義禮智”前提是“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而被后人在教書育人時加改成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所謂的儒家五常五德等。
其實,這忠孝廉恥勇于那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并無一二三之分,諸如這些方方面面,都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統(tǒng)一體,其完整性自然是十分突出的,進而集中到一點上,也是十分有特點的。而要達到其中一條五字本來,有不少人終其一生也未曾達到。所謂現(xiàn)實殘酷,人心不古,皆莫過于此。
現(xiàn)實里,嘴念佛心咥活的人比比皆是,所謂真正的出家?guī)煾?,能遇見都是福分。在成人的世界里,想找個正大光明的正人君子,比登天還難。在現(xiàn)實社會的大染缸里,很難找到一絲光亮,即便是有也是很微弱的,經(jīng)不起資源壟斷,經(jīng)不起人工智能。反過來,這就好比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幾乎沒有任何先兆,不分四季,也不分白晝與黑夜,毫不留情不帶商量,讓公認的《天氣預報》都成了公認的笑話。
有時候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大人的人品都不如小孩子。為什么小孩子天真無邪,因為他們干凈、單純、善良,小孩子的世界是純真的美,既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又保持著對當下的滿足。即便是有時候也會情緒化,但很快一切就會過去。他們笑他們哭他們鬧,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又是那么的可愛。他們本守內(nèi)心,敬畏大人,活在自己自由的世界里。
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大人還是控制著一切,而在精神、靈魂的層面,成年人的世界往往又不及小孩子的世界。顯得又是那么的不美,不堪一擊。更多的是坑坑洼洼,很難找到一塊干凈地。原本也有的那塊本就不大、天生純天然的自留地,早已被現(xiàn)實侵占吞噬,在不知不覺中被污染的五顏六色。
常常還會有很多人在罵人的時候,時不時的帶著小孩子,比如說誰誰幼稚的跟個碎娃(小孩)一樣,不懂事如何如何?誰誰是長不大的小孩等等。這些人往往會把幼稚、不聰明(聽話)、不懂事等當成小孩子的固執(zhí)標志,豈不知幼稚是單純,不聰明、不懂事是善良(老實)、不諳世故。即便是有病,我們也不應該失去人性,嘲笑、挖苦、諷刺他們,得留住自己最后的一點德性,才不失枉為人??芍^:未經(jīng)它人苦,莫勸他人善!可謂:站著說話不腰疼!可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我們真正有了辨別的能力,分的清是非黑白與美丑對錯了,那么方才談得上真正的修行開始,在濁世之中傲然獨立,在滾滾紅塵中俗不染塵。
(文/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