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對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的認知(隨筆)
我們這一代人,從下鄉(xiāng)到大規(guī)模返城,從十年文化大革命到三十來年的改革開放,跨越了兩個時代,經(jīng)歷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它同樣也磨煉了我們,于是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寬容、善良和平靜。生活也教會了我們認識真理,如果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你就必須去學著適應,這就是適者生存法則。
五十五年,對我們這些已經(jīng)步入或即將步入古稀之年的人來說,再去討論和評價“知青下鄉(xiāng)”的功與過、對與錯和成與敗,似乎已沒有太大的意義。回首往事,如果我們能夠分析思考這趟人生旅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思考和感受對我們自己乃至下一代,都具有歷史價值和意義。
兵團戰(zhàn)士是當年知青的一個特定的群體,這個群體普遍地具有吃苦耐勞、充滿熱情、積極向上、堅忍不拔、任勞任怨的意志與品格。這批人無論走到哪里,無論其職位高低,都是社會每一個角落的骨干或國家的中流砥柱。這就是兵團戰(zhàn)士的共同特征。
我們這一代,經(jīng)歷了太多的苦難,留下了太多的創(chuàng)傷,也經(jīng)歷了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歡暢。
和前輩相比,我們坐擁其成;和后輩相比,我們歷練生存。我們有理由驕傲,不寫我們,社會將出現(xiàn)斷代,歷史會出現(xiàn)空檔。但我們永遠不要向后看,永遠不要記著那些仇恨。
盡管大家有過困惑,有過迷茫,有過心靈的扭曲,但是在痛苦的磨煉過后,更多的則是無窮的快樂。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與人奮斗其樂無窮。
寫知青過去,人們沒有也不會眷戀過去,而是歷史地辯證地看;知青寫當今,是面對現(xiàn)實,放眼未來,不會也不應該為過去而哭泣;知青寫知青,無論是寫知青時代還是后知青時代的故事,不管作為正史也好,野史也罷,都將成為共和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補遺留下來,是知青朋友們做的一件大事。每一個時代的青年人,都有他們那個時代的酸甜苦辣、榮辱滄桑。知青承受著與中華民族、乃至全世界有史以來歷代青年所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承受著來自大自然的、科技文化的壓力;承受著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壓力——這都是正常的,無需大驚小怪。
由此我想到,知青生活是苦難的,沒人喜歡??嚯y卻常常能喚起干事業(yè)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潛在的,如同天上的啟明星,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閃耀?!皽婧M流,方顯出英雄本色”。在某些情況下,智慧的力量需要突然的撞擊,才能迸發(fā)火花;需要艱苦的磨礪,方能撥云見日。困境催人奮發(fā)自強,成功之道在于努力奮斗。那些富有強烈責任感、事業(yè)心的人,其成績就是在困境、磨礪的考驗中獲得的。
知青的苦難孕育著力量、教養(yǎng)和情操;知青的苦難造就人的稟賦、磨練人的秉性、引導并塑造優(yōu)秀的個性;知青的苦難教人以耐心與堅韌,激發(fā)起許多新鮮的思想。從苦難中走出來的知青,有如赤金。知青因苦難而成功,經(jīng)災患而歡樂,更令人喜悅。我們經(jīng)歷苦難與磨礪,能品出生活之甘甜,光明在黑暗之后愈加燦爛。
苦難與坎坷之于知青,遠比舒適幸福更使我們接近圓滿。正是在苦難中,我們的心靈越發(fā)純潔,我們的思想更加靠攏信仰。倘若知青的生活沒有煩惱、沒有艱難、沒有災禍,那就不成其為知青生活。完整的知青人生應當是既有幸福,又有磨難。
寫于2023/11/15
赴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兵團5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