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籮筐·遇見】崖州古城游記(散文)
一
小雪前一天,我和幾個好友從貴州出發(fā),一路向南,來到了海南三亞。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從三亞市區(qū)出發(fā),乘坐去漁港的中巴車,向西行駛約四十公里,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崖城。
剛下車,高大雄偉的南城墻矗立在眼前。城門前平坦的壩子上人來人往,絡(luò)繹不絕。有的在廣場上觀看以“凝固鄉(xiāng)愁”為主題的士卒、教書先生、農(nóng)夫和手藝人等雕像,有的在城門前拍照留念,有的順著壩子中間的石梯依次排隊進入城門。我們一行穿過刻有“文明門”字樣的圓形城墻門洞進入城內(nèi)。舉眼一看,這里有一方小廣場,廣場正中豎著高大的 “少司徒牌坊”。 步過小廣場,便來到了崖州學宮前。學宮前高高的“照壁”擋住了學宮,位于照壁西面的偏門前豎有 “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一塊碑刻。見此碑刻的一剎那,我心頭一震,不由得放慢了腳步,趕忙整理一下衣服,對萬世之表的孔子敬意油然而生。
墻的西側(cè)門旁立有一塊“崖州學宮由此進” 的木牌,我們緩步走進了崖州學宮,然后順道而上,來到位于學宮最北面的“大成殿”。據(jù)說學宮始建于宋朝年代,是中國最南端著名的孔廟,被稱之為“天涯第一圣殿”。 古樸肅穆的大成殿正中,端端正正供奉著孔子塑像,溫文爾雅,神態(tài)自若。兩邊分別立著孟子、曾子、顏子、子思之像,游客到此,神情莊重虔誠,站在孔子像前,雙手合十,彎腰祭拜。
在大成殿門口往前一望,學宮坐北朝南。進門一面墻起著照壁作用,墻的東西兩側(cè)分別設(shè)有一道進宮的偏門。一座精美別致的石拱橋位于院落正中。東西兩側(cè)栽培的蛋黃果樹互為對稱,排列有序,猶如列隊的士兵,時時刻刻守護著學宮。四周高高的圍墻合圍,宮院清靜雅致,景色優(yōu)美,讓人神清氣爽。城門后面紅墻上題寫的“德侔天地”和相對應墻體背面的“道冠古今”八個醒目大字,讓我情不自禁地輕聲朗誦起了明代陳鳳梧的《孔子贊》: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刪述六經(jīng),垂憲萬世?!?
學宮兩側(cè)房內(nèi),分別立著黃道婆、冼郡主等雕像,形象逼真??粗齻兾┟钗┬さ牡裣?,腦海浮現(xiàn)出一幕幕生動的歷史畫面。杰出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當年歷盡艱辛,從上海松江府烏泥涇輾轉(zhuǎn)到海南崖州地區(qū),將黎家先進的紡織技術(shù)帶回松江,廣傳民間,推動了當?shù)丶徔棙I(yè)不斷向前發(fā)展。還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政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冼夫人識大體,明大意,身先士卒,在南海地區(qū)安家平天下,畢生致力維護國家和平統(tǒng)一。被周恩來總理稱贊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
這里,還塑有明成化十二年生于崖州的鐘芳像。他自幼聰穎好學,才華橫溢,學識淵博 ,一生著書立說,被譽為嶺海巨儒。更讓人肅然起敬的是他為官近三十年,清廉公正,心系民眾,品行端正,是崖州千古不朽的一代名人。看過他生平介紹后,方知文明門內(nèi)廣場上的“少司徒牌坊”,是專門為他而立的。他不僅是崖州人的驕傲,也是后人學習的楷模。
二
從學宮出來,看到街頭文化墻上鏡框里鑲嵌的古代崖城人生活生產(chǎn)場景圖,還有崖州古城導游圖,我們饒有興致沿著學宮門前的街道向西行走百余米,就來到了著名的“民國騎樓”一條街。
這里地名叫“保平村”,連著村子的路叫“崖保路”。 一眼望去,路兩旁保留著不少民國時期的建筑。當?shù)厝朔Q其“騎樓”, 整個建筑彰顯南洋建筑風格。每棟小樓臨街造型多為法式百頁窗和歐式浮雕,內(nèi)巷一般會內(nèi)縮幾米,留出供行人步行的連廊。這種房屋結(jié)構(gòu),為居住在氣候炎熱,且又潮濕多雨的熱帶地區(qū)人們提供了出門防曬和避雨的便利。據(jù)當?shù)厝苏f,這里的騎樓是整個海南保存最完好的,雖然規(guī)模不是很大,但基本保留了原貌。目睹一棟棟典雅精致的騎樓,仿佛讓我們穿越時空,看到了勤勞智慧的崖州人建城時的火熱場景。
漫步“井”字結(jié)構(gòu)的古城中,你會感到這里老街道很多,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條位于城東街尾,名叫“打鐵鋪”的老街。一位老人告訴我們,古時候,這里是進入城區(qū)的東大門,崖村周邊農(nóng)村土地肥沃,人們大多以種地為生,許多鄉(xiāng)下人常來這里打農(nóng)用工具,你來我往,非常熱鬧。幾家打鐵鋪生意好得很,從早到晚總是忙個不停。他說自己年輕時也當過鐵匠,干過打鐵活。現(xiàn)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種地全采用了機械化,不需要人工打鐵,這里就變得安靜了。
還有位于城區(qū)十字路口北面的臭油街,很有年代感。這里路道狹窄,曲里拐彎,感覺街名與文明古城似乎有點違和。這時,游客中不知誰高聲嚷了起來,聽說這里是古時候的小吃一條街呢,可聽著這街名,就已經(jīng)飽了,不用再吃飯啦。話音剛落,惹得周圍人一陣哈哈大笑。隨后仔細一打聽,在古時,這里還真是有名的飲食一條街,全街盡是小吃店,蒸饃的、煮糖糕的、炸蝦餅的,整天香氣四溢,熱氣騰騰。那時它名聲在外,到了崖誠的人,都會到這里吃上一頓,喝上幾口,美美享受一番呢。
邊走邊看,我們來到了古城的最高點。居高臨下,古城位于南山與北部五指山之間的橢圓型山崗上,三面環(huán)山,郁郁蔥蔥。距離南城門不遠的定遠河如一條亮閃閃的銀練,靜靜流淌,匯入大海。那崖城學宮位于古城中軸線上,蔚為壯觀。這時,一位愛好古建筑的好友忽然驚嘆道,你們看,這周圍的山體猶如崖城的骨架,水域是城內(nèi)萬物生機之源泉。由小見大,好比一戶人家選址建房,一般會選房后有山,房前有水的地方,叫“后有靠山”, 根基穩(wěn)固。 房前有水,主財旺業(yè)。這里恰好“背山面水,負陰抱陽” ,是建城的絕佳之地。聽他這么一講,我們恍然大悟,難怪古城雖臨近大海,臺風頻繁,歷經(jīng)千年仍保持完美的形態(tài)。
除此之外,你還可在崖城里看到古時名人鐘芳故里、鑒真和尚登陸地、黃道婆居住地等,其中最為著名的鰲山書院、三姓義學堂等在歷史長河中依然保存完好。細數(shù)下來,分布在古鎮(zhèn)各個角落的古城墻和歷史文化遺跡就有二十余個,有的還被列為了省市重點保護文物。這里,以海島風情為特色,是三亞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梢赃@樣說,崖州古城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三
說實話,未到崖州古城之前,我心里忐忑不安,一點底氣都沒有,生怕大家掃興而歸。打電話問居住在三亞兒的好友陳亞亞,他說,十年前和我去過一次后,后來因工作忙再沒去過,如今的古城變成啥樣兒了,他也不知道。
記得那次來海南也是冬天。在三亞,亞亞陪我游了南山寺、大小洞天、天涯海角等景點后,最后到達崖州古城時,天空陰沉沉的,感覺要下雨。我倆看到城墻周邊全是殘垣斷壁,城門破舊,城墻外垃圾成堆,墻內(nèi)亂塔亂建,路面凸凹不平,唯有靠近公路邊的南門有一段破爛不堪的石墻。走進老街門口,路兩邊臟亂不堪,哪有文明古城的模樣。
起初,我倆以為是走錯了地方,停好車子,然后順著公路邊走邊問。在路邊碰到一位賣椰子的老人,他聽了我倆的來意,熱情地告訴我們說,這里就是崖州古城,因多年未修繕,就變成今天這樣兒了。前不久,聽村里的干部說,國家和海南省政府己將崖州古城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不久就會重新修復。我倆聽后,就沒進城內(nèi)。在城門口照了一張像后,帶著滿心失望離去。
十年后,再來古城,今非昔比。崖城門、廣場及崖城學宮等已修繕完畢,處處綠樹成蔭,街道干凈整潔,環(huán)境爽心悅目,歷史與現(xiàn)代和諧交融,百姓安居樂業(yè),市民熱情好客,民風厚道淳樸。新時代發(fā)展中的古城,煥發(fā)出蓬勃朝氣,演繹著新時代的風采。
中午,我們慕名來到了“胖姐椰子雞” 火鍋店,走進店內(nèi)一看,環(huán)境干凈優(yōu)雅。剛一落座,服務員就微笑著迎了上來,熱情打招呼。很快服務員把雞塊、椰肉、椰子汁、黨參、黃茂等放入桌上的鍋中,用大火燉煮。煮開后,服務員用勺子輕輕將飄在湯上面的雞油撈出一部分,隨后轉(zhuǎn)小火燉了大約二十分鐘。接著在我們每人面前放一個裝有小米辣、沙姜和青檸等制作的蘸料小碟子,讓我們將雞塊配著蘸料一道食用。大家喝著香氣撲鼻的椰子雞湯,吃著嫩脆可口的椰子雞肉,邊吃邊一股勁地夸講,這椰子雞天然味純,口感舒爽,不愧是崖州一道傳統(tǒng)名菜。
飯間,老板娘熱情地走了過來,給我們當起了“解說員”, 介紹起了崖州當?shù)氐某舳垢?、地瓜餅、港門粉等小吃色美味鮮,叫我們一定要飽飽口福。還有崖城的椰子水入口清涼,味美甘甜,記著去品嘗一下。接著又說,現(xiàn)今高速公路直通崖城門口,三亞到崖村的高鐵己經(jīng)開通,來去很方便。近年來,海南崖州科技城正在迅猛建設(shè)中。再過幾年,這里會有更大的變化。歡迎你們常來啊。
真好,崖州古城又將迎來更大更快的發(fā)展機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會散發(fā)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變得更加文明富強,更為繁榮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