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人生家園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園】登高陵塔(散文)

編輯推薦 【家園】登高陵塔(散文)


作者:陜西西安張昆 童生,680.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75發(fā)表時間:2024-01-16 08:30:09


   或許常常向往遠處的名勝,對身邊的風景往往忽略。丙戌孟冬某日,日麗風和,余與友人偶然登了一回高陵塔。
   高陵塔位于佛寺昭慧院內,又稱昭慧塔,因低處咸陽、涇陽、渭陽交界處,因此又稱三陽塔。
   實際上它就座落在高陵一中的校園內,遠遠望去,高高聳立的古塔與潔白的教學樓相輝映,古典加現(xiàn)代,突兀而又和諧。
   朋友就在塔腳下的校園里教書,近在咫尺,朝夕相望,五年來竟無暇登臨,引以為憾,今夙愿以償。
   高陵塔始建于佛教香火興盛的中唐,明關中大地震后曾修繕過,它是一座八角形密檐式磚塔,十三級,53米,相當于18層樓高。
   關于它的歷史或記錄,詢問守塔人及查閱縣志,除了只言片語外,只能用相象去彌補。
   進入一中校門,往北一拐,便是偌大空曠的操場。操場南邊,一圈用作文物保護的青色磚塔將塔圍城了一個四合院落。門前立著一塊石碑,記載著塔名的來歷。時值周末,校園里很寂靜,四合院更顯蕭索。我努力將這個四合院還原為唐時的昭慧院。佛教北魏時傳入中土,至唐為盛,彼時大大小小的寺院香火鼎盛,昭慧院該是那不可勝數(shù)的寺院中名不見經傳的一座。高聳入云的昭慧塔,見證了它昔日的輝煌。那時應該是僧侶眾多香火隆盛道場恢宏吧。但如今它淪落了,房舍是后來建的,只有一座塔還保留著些許唐朝的味道。它孤獨、岑寂、寥落地立著,遠看還有些巍峨,近看繁華落盡,甚至還有些寒傖。古塔周身色彩剝落,青灰色的磚被風雨剝蝕得坑坑洼洼,盛滿歲月滄桑,仿佛是從唐詩中走出的琵琶女,紅顏半憔悴,失寵之后,煢煢孑立。
   付了2元錢,算是門票,守塔人打開了簡陋的木板塔門。我們一行三人,循著磚砌的臺階拾級而上。螺旋形的階梯,盤旋上升;拱形的“隧道”,陡峭、狹窄、逼仄、陰暗。打著手電筒,里面光線仍然很暗。石級很陡,轉彎很急。每一層“腹腔”里,形成一個八角穹形的空間,八角分別對應著八個方向,頂上是逐漸縮小的八卦形狀。東西南北四面墻正中,各有一個拱形的佛龕。但是佛像已經蕩然無存,是不是信仰也隨之喪失了呢?
   八角錐形的塔身逐層收縮,越往上走,拱形通道越狹小,甚至一人通過時還需側身。
   登上第七層,四面墻上各開鑿了一拱形小門,南北通透,豁然開朗。突然,撲喇喇地一陣響動,原來是塔的守護神一一棲息在塔里的鴿子被我們打擾得四散驚飛。穿過拱形門洞向北眺望,縣城林立的樓群迤邐向西;南望,田野和村舍風平浪靜。
   無意中發(fā)現(xiàn),每一層塔身的內壁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漢字,或用粉筆、毛筆、鋼筆、鉛筆、炭筆,或用刀刻:XX到此一游,XX登塔紀念;甚至還有職業(yè)或籍貫:XX教授到此一游,商洛XX到此一游;甚至還有簡短情書。從筆跡看,或鐫秀,或拙劣;從數(shù)量看,多如過江之鯽。蕓蕓眾生大約是想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吧。面對這些密密麻麻的名字,我感到羞愧。在人類的自私面前,從倒影中,我看見了自己的自私。雖然我并沒有在塔身上“簽名”,但我仍抱愧于先人留下的遺產。同行的友人,隨口吟道:“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他人留名處,庸人皆留名?!?br />   登上頂層,塔身極狹小,僅容一人,還得貓著腰,幾乎轉不過身。目光穿過天窗的鐵條,葫蘆形的塔剎伸手可及。李敖曾斷言:離有形的佛寺越近,離佛的本義越近。果真如此嗎?
   下來之后,在四合院里,突然想起:大雁塔是玄奘法師藏經的所在,法門寺埋藏著佛骨舍利,少林寺的塔林是得道高僧圓寂后的墓冢,那么高陵塔有著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四周寂然,沒有人回答我。外檐塔角上綴著的鈴鐺早已被銹蝕。朔風掠過,喑啞無聲。
  
  
  
  
  
  
  

共 1439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篇散文,細膩的文筆,生動的敘述,與朋友一起登高陵塔,欣賞塔外的風景,展現(xiàn)高陵塔內的風貌,回顧高陵塔的歷史,有著許多感悟。優(yōu)美厚重的文字,感謝發(fā)文分享,推薦閱讀共賞!【編輯:秋覓】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秋覓        2024-01-16 08:31:27
  與朋友一起登高陵塔,欣賞塔外的風景,展現(xiàn)高陵塔內的風貌,回顧高陵塔的歷史,有著許多感悟。優(yōu)美厚重的文字,感謝賜稿!
秋覓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