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尋春記(散文)
人間四月芳菲盡,時序已近暮春了。聽幾場春雨瀟瀟看幾場花開花謝,春天的余韻便如弦上的余音,漸漸緲遠(yuǎn)了。
去熊家境,尋春,是對即將逝去的春天的一個補白。這個春天,因了腿疾之故,一場浩浩蕩蕩的春事,竟然蹉跎殆盡了。
行道兩邊的樹木蔚然,杏子在碧葉枝頭小小的果實也染上了一抹嫣紅,杏花吹滿頭的日子,錯過了實在惋惜,綠葉成陰子滿枝,帶給人的又是一種收獲在望的喜悅。九里香的香氣在鼻息與衣袂之間若有若無。艾草嫩綠繁茂,“風(fēng)來蒿艾氣如熏”,清香裊裊,醉人心神,“端午時節(jié)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端午節(jié),這山野草木會插在我的門楣,來一次最親密的接觸。三五步一棵的晚櫻,粉花綠葉,如一位純潔的山野女子,不問人間興衰,只是向季節(jié)的腹地款款而行。
泡桐花喇叭一樣的淡紫一樹一樹地開,像把憂郁的心事向天空傾訴,白云,藍(lán)天許是紓了它的千千結(jié),淡淡的甜香在空氣里彌漫。槐花,只開了幾串白色的風(fēng)鈴,更多的是青白色米粒大小的花蕾面對春風(fēng)的引誘,聲色不動。高大的香樟樹,芳林新葉催陳葉,樹頂?shù)男戮G與將落的紅葉,是那么和諧地依存。竹林漏出的陽光,搖曳多姿的疏影,如一帖帖褪色的水墨畫,濃淡總相宜。舉目山上,一樹一樹的粉白野花,一掛一掛的如瀑紫藤,在綠色為基調(diào)的山峰上,依然是鮮明的主角,人行山下,目迷五色,好山好景一程又一程,
一口方塘,天光云影共徘徊。臨池蘸水楊柳依依,柳絮隨風(fēng)作雪飛,也沒顯得討厭,畢竟春天的每一種物事,都是值得悅納的。
今天我來,帶著一份柔軟的心性來熱愛這人間草木,草木有情,以青綠為泉浣我一顆塵心。
人和植物的相處總嫌短暫,就如春天般倏忽而過。
到達(dá)山頂,一棵二百五十年的皂莢樹,回羽狀的復(fù)葉嫩色流光,黃白色的花兒掩映葉間,濃密的樹蔭匝地方圓幾十米。以前就聽說皂角可以作皂洗衣,特別是白衣洗得更加潔白如新,但我從沒使用過。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的張耒在《東齋雜詠·皂莢》中,也記述了皂莢的濯洗去污之用:
畿縣塵埃不可論,故山喬木尚能存。
不緣去垢須青莢,自愛蒼鱗百歲根。
詩人到了京畿之地,濡染了一身塵埃,正好有一樹樹青色的皂莢可摘來漿洗,這魚鱗般蒼蒼古樹著實令人喜愛!風(fēng)從八面來,風(fēng)聲和鳥語經(jīng)了綠的浣洗,更加清亮悅耳。一棵樹越過了幾百年的歷史煙塵,現(xiàn)在是神祗一樣讓人仰視,膜拜,至于別的價值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從山頂下來的一處小坡邊,一戶人家門前桂樹團團密葉滴翠,小院里的花草蜂鳴蝶鬧,一位老人在樹下喝茶,一條黃狗臥在腳邊,風(fēng)送花香,陽光正好,這樣的時刻,歲月靜好也莫過如此呀!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參倚。林光漬欲流,冉冉濕衣袂。山中半日,塵俗頓消。清泉石上流,泠泠有聲,不知源起,一脈清流潤澤著路邊的閑花野草,在一處水土濕潤的地溝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三株野生薄荷,掐一片葉子,一股清幽之香直竄肺腑,現(xiàn)在這幾株薄荷在我的花盆里綠意盎然,自然造化的植物,榮枯山野之間本是平常,可我由于自身的腿疾硬將這染煙霞之氣的植物置于隨時可見的陽臺,請原諒我的自私吧!邊走邊看邊聽,鳥鳴山更幽,山邊的灌木叢中窸窣有聲,駐足張望,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在樹叢中采摘著什么,我大聲喊,爹爹您這采的什么呀?老人從一塊搖搖欲墜的大麻石上跳下來,我大喊著,小心哪!可老人家矯健的身手讓我覺得擔(dān)心是多余的。他從鼓囊囊的舊中山裝荷包里掏出一把嫩綠的芽尖,他說,分你一點,這是野茶,拿回去泡水喝,香得很,還可以治新冠呢!我啞然失笑,為老人的高論。茶芽我真的泡水喝了,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沉浮,果然清香撲鼻。
下山的路上,我依舊很認(rèn)真地把看到的事物再加深印象,認(rèn)識的在心里打聲招呼,不認(rèn)識的在心里起個名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草一木都讓我心性變得柔軟,我也相信,很少人會在草木面前會頤指氣使。伏地而生或筆直參天的草木,靈魂皆在人之上,蕓蕓眾生,應(yīng)該以謙卑的心,感謝這草木深深。
因為清明才過,山間的一些墳?zāi)股喜梳φ姓?,墳邊的桃梨已?jīng)青果盈枝。生與死,意外地和諧共存。請允許我用波德萊爾的詩句送給我和我愛的草木們:也許你我終將行蹤不明,但你應(yīng)該知道我曾為你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