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恒】清明節(jié)隨想(隨筆)
清明節(jié)這天,我乘車回老家上墳。
一路上,我從車窗口向外張望,對沿途風景走馬觀花。我想著老家的祭奠風俗,想著父母生前的好。
今年是甲辰龍年,因“龍”的介入,人們對這個清明節(jié)格外地重視。多少年來,老家的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日常生活逐漸延伸到了意識領域,尤其是在祭奠先人上,人們會不惜重金,甚至相互攀比,使許多陋習死灰復燃。在這個龍年的清明節(jié),都想抓住機遇,盡情表達孝心。加之國家把清明節(jié)定為了假期,人們在清明節(jié)祭奠先人就更加迫切,但鋪張浪費、封建迷信也隨之而來。
今天開車上墳(我們這里把四個鬼節(jié)祭奠都稱之為上墳)的人特別多,路上的車輛十分密集,在我回老家的幾十里路中,竟遇到了好幾次堵車。我看到沿途的農田和山腳下都是上墳的人們,他們都是三五成群,圍在墳堆旁進行祭奠,在墳堆前都擺放了新的祭品,墳頭上也插上了鮮艷奪目的紙花或鮮花,祭奠的痕跡被徹底更新。當今的上墳已成為普遍的文化現(xiàn)象,這也使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祭祖動力,對先人的懷念也更加強烈。
在我們晉中一帶,上墳的方式主要是墳頭現(xiàn)場祭奠,雖有別的方式,如網祭、交通要道祭等,但老家的人大都是墳頭現(xiàn)場祭奠,因為這種祭奠方式,是一輩接一輩地傳承下來的,拉近了親人之間的距離,顯得既親近又直接,便于營造懷念之情的表達環(huán)境。只有那些遠離家鄉(xiāng),或因身體健康原因行動不便的人,才無可奈何地在居住地附近尋找交通要道(“十”字路口)祭奠。他們在路旁畫個圓圈,將黃紙疊成一個上尖下方的牌位形狀、寫上先人名字,然后放入圓圈內,再擺放好祭品祭奠。他們對這種做法似乎都無可奈何,卻都會自圓其說:先人已成了鬼,在十字路口祭奠,可讓路過的鬼魂把祭品捎去。這都是封建迷信的說法,并無科學依據,是一種純粹的祭奠陋習。當然,也有崇尚科學的年輕人上網祭奠,認為當今已是信息化時代,網上祭奠最方便,是最先進的祭奠方式,但這種祭奠缺乏現(xiàn)場感和真實感,祭奠的人少之又少。我認為墳頭現(xiàn)場祭奠最具情感的表達,每次上墳,我都選擇這種方式,即便父母已離世多年,遺體已化為一堆白骨,但我就是愿意到白骨旁邊直接表達思念之情。
其實,上墳就是舉行一場祭奠儀式,只要情真意切就能實現(xiàn)懷念先人的愿望。我并不會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與他人攀比上墳規(guī)模、程序、祭品的多少和貴賤。我認為只要能表達思念之情就是最好,祭奠先人在心不在物。因此,我上墳時,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完成,并不愿讓人看到。我支持上墳時整理墳頭雜草,這樣就能彰顯出先人的尊嚴,也表達了對先人的關愛。只有這樣,我才能釋放出想念先人之情,消解我心中的悲傷。我反對祭奠時放炮和嚎啕大哭,反對增添祭奠內容和擴大祭奠規(guī)模。這樣就讓祭奠淪為了顯擺,不利于悲哀情緒的釋懷,也為當今社會和子孫后代造成了傷害。上墳就是自己的事,并不是給別人看的,也不能證明自己的孝順。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帶我給爺爺上過一次墳。父親擺放好簡簡單單的祭品(只有幾個饃),然后就是上香、燒紙,在燒紙的時候,父親讓我背對墳墓,并稱這是讓先人安心享用祭品。雖然世間無鬼,但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我寧愿相信一次,以表達我的思念之情。這雖有點封建迷信成分,但程序和祭品都很簡單,我知道父親生前是不相信有鬼的,他也是把上墳當成了一種儀式來看待的,這與當今祭奠的封建迷信、鋪張浪費完全不同。這個道理我是懂的。那時的祭奠并無放炮一說,也沒有昂貴的鮮花擺放和封建迷信的燃燒冥幣,卻把思念先人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這些新增的祭奠規(guī)矩,其實都是好事者在鼓搗,并非真的為了先人。其實這樣去祭奠的人,也并不是先人生前的最孝順者,他們都是在炫富和顯擺,都是為了自己的需要。
由此我又想到了當今的殯葬陋習,居然有人把抬棺游街的人數演繹到了七八十人之多,似乎這樣就對死者孝敬了。其實,這樣是不讓死者安息,是打擾了別人的正常生活。如有陰間地獄的存在,陽間的儀式怎會對陰間有作用呢?還有一些有錢有勢者時興建豪華墓,這是與活人爭地,是對活人和子孫后代的極大傷害。假如陰間存在,先人們在陰間也不會同意這樣做,他們也會像陽間一樣,從宏觀上去考慮,讓陽間變得越來越好,絕不會為了自己在另一個世界的顯擺,去傷害子孫后代的切身利益。人間有大愛的考慮,陰間也照樣會有,先人們應有這個覺悟的,否則就不值得晚輩們去尊重了。為了自己的名聲,也為子孫后代的長久利益,他們是會從宏觀去考慮的,是會從長遠去考慮的,更會反對形形色色的殯葬陋習的。我們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都應有這種責任感,都應理智地對各種殯葬祭習俗說不,做一個有益于社會、有益于未來的移風易俗之人。
這次清明節(jié)上墳,我按自己的方式祭奠了父母和祖父母,感到了心靈上的安慰。但卻聽到了遠處的祭奠炮聲,對當今的殯葬祭之風產生了疑慮,不過,我退休前是一名民政干部,對國家的政策和殯葬改革的好處是最清楚不過的,對殯葬改革是有信心的。但愿未來的祭奠成為純粹的儀式、未來的清明更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