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故人相繼去(散文)

精品 【流年】故人相繼去(散文)


作者:布衣蘇 布衣,272.8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35發(fā)表時間:2024-05-03 15:28:52

常想人之一生,大抵皆由幾件要事串聯(lián)而成。大多數(shù)是出生,就學,立業(yè),成家,而后與子孫再過一遍。于我而言,也許是眼看故鄉(xiāng)的親人一個個陸續(xù)離去,才惶然覺察一生已過了許多年。
   ——題記
  
   久居樊籠,時時欲返自然。
   年復一年,梅花、春蘭、紫藤、木繡球、鳶尾、苦楝,百花競放,又匆匆謝落,如此浩浩蕩蕩的春日,也令人心浮動不安。
   晨七時醒來,梳洗罷,致電拼車師傅詢問是否有車回鄉(xiāng),師傅說正從城東過來,于是下樓買菜。待到樓下,抬眼可見紛亂層疊的樹葉,眼前是老香樟,隔壁的泡桐,不遠處的山林,樹木高矮不一,林間輕籠著一層煙灰色的薄霧。
   近來雨水充沛連綿,化作風、化作霧,逗留在湖面、山底、林間,是云夢澤常見的暮春之景。前日讀完了沈從文先生的《湘行書簡》,《湘行散記》也才讀了幾篇,為免途中無聊也攜之。正值早高峰,車輛走走停停,強忍暈車的不適,看完一篇《多情水手與多情婦人》便擱置了。
   出城至沿湖路,只見洞庭湖上白茫茫一片,不似霧卻似霾,隱約能見跨湖的橋梁,路旁的樹木碧青如洗。途經(jīng)芭蕉湖,湖山接連處清澈無暇,若早晚來此環(huán)湖散步,直可與仙境相較一二。此地與故鄉(xiāng)僅一橋之隔,車程極快,過橋不遠,即是熟悉的街道、房屋,可那街道仿佛忽然就變窄了,兩旁的樓宇變舊變矮了,與記憶中熱鬧紛繁的街市相去甚遠。街市尚如此,人又何嘗不是。
   數(shù)十年來,陸續(xù)鋪就的水泥路從鄉(xiāng)鎮(zhèn)延伸開去,連接了無數(shù)個僻遠的村莊。待如今看來,因臨長江的緣故,再遠也都不算遠了。
   池塘生春草,眼下時節(jié)的田野里只看得見黃綠相交的菜籽,水田里盛滿了春夜的喜雨,凡有土壤處,皆覆一層不起眼的青翠雜草,與蕭索貧瘠的冬天宛似兩處迥異的人間。
   柔軟的風吹了一路,草木的清香繞至鼻尖,是莊稼人刻進骨子里的草地氣息。車輛沿著蜿蜒的水泥路前馳,穿過村莊,河流,房屋,很快就到了大姨家的魚塘邊。
   春水碧于天,矮小的房屋立在四口大小魚塘的交接處,塘里漲滿了水,坡岸野草極盛,連屋前也雜草叢生,竟有蓋過房屋之勢。成群結對的白鷺從水面掠過,雙翼比冬日豐滿了許多。記得去年冬,魚塘的水被抽盡,岸上枯草無垠,房屋高聳而挺拔,與此時區(qū)別甚大,遠行的人總會錯過諸多這般潤物無聲的變化。水墨畫中亦有此象,春景之草木畫得越繁茂,茅亭便越隱晦;反之,冬景之枝干越禿,房屋才能作點睛之筆。
   放下行李,同大姨去魚塘東面摘豌豆(學名“蠶豆”),塘邊堆滿新挖的塘泥,坡岸散落著蚌殼,我揀了幾個,預備放在琴室作植物托盤,卻因著急趕車忘了拿。
   豌豆是一道春天必吃的時令小菜,兒時因住校屢屢錯過最佳賞味期,待吃到時,豌豆皮卻已變老。大姨問我可要帶些走,我搖頭。故鄉(xiāng)的風物,離了故鄉(xiāng)便難解鄉(xiāng)愁。大姨又說,忘了知會三姨。近年每每回鄉(xiāng),大姨家總是歸處,三姨也趕來一起相聚。電話里,我叫三姨早些來吃飯,一向委婉的三姨竟很爽快的答應,還要帶春筍來。
   池面的風吹了數(shù)十年不曾停歇,將豌豆剝完,洋芋皮削完,大姨預備鹵菜,三姨就來了。車籃里放著一袋白皙的春筍,與三姨常年勞作以致黝黑的臉對比鮮明。
   我取出青花瓷壺與老白茶,泡與姨姨們喝,三姨笑說似干腌菜的味道。待菜備齊,忙碌不停的大姨才坐下來,我也不必再扯著嗓子向廚房喊話。
   這樣的好天氣,最怕三五人一起談天,話趕話之際,時間就毫無痕跡地消逝了。很快就到了飯點,大姨炒菜,我與三姨將飯桌移至近門處,恰可看見門前的池塘春景。清炒蠶豆,春筍燴金針菇,加一盤鹵菜,令人食指大動。嘴是停不下來的,邊吃邊聊,飯菜才格外有味道。今日無事,天氣也宜閑談,碗筷雖已放下,但話題一個換一個,連飯桌也不想挪動,就著放茶壺茶碗也是極方便的。
   大姨自春節(jié)后便去縣城陪外孫備戰(zhàn)高考了,我原打算去縣城探望,但前幾日姑外婆絆傷了腳,大姨才趕回來照料。于是我們聊大姨在縣城陪讀的早晚生活、三姨父因病毒感冒去大醫(yī)院小診所的反復折騰,還有一些陳年舊事,遠親近鄰的情況。關于故鄉(xiāng),是永遠也說不完的。
   三姨常常丟筷不久就得回家,一會兒是牛要吃草,一會兒是豆莢要曬,而此番竟是因為自家孵蛋未成,從外新買來的雞娃兒需喂食??v幾番拖延,卻也只將她拖至三點才罷。希望下次再見,彼此安康依舊。
   直到三姨起身,大姨才想起還未給姑外婆送飯。我想與大姨同去送飯,順道去姨父與外公外婆的墓前看一看。
   去大姨家老屋的路上,要經(jīng)過屋后一條存在三十余年的老河。河上架有兩座橋,一座窄小老舊的磚橋與另一座嶄新寬敞的水泥橋,每從新橋上過,我都要遠眺不遠處的老橋,歷經(jīng)數(shù)十年的踩踏,橋面已低于路面許多,半圓的橋洞襯得橋身愈發(fā)輕盈脆弱,橋邊的河岸立著幾棵歲月殘留下的老樹?!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此刻變成了十分形象的句子。
   老屋前坐著親戚好幾人,姑外婆的女兒三梅伯與兒媳,姑外婆與年歲更大的堂姑外婆,隱約聽見堂姑外婆對我說了聲“稀客”。自小以來,她都是溫暖和氣的,雖見面少,但每次都與我打招呼,我卻只記得是一位眼熟的親戚。但如今她已蒼老得連眼皮都抬不動了,勉強能睜開一條細縫,原就不高大的身體也蜷縮成小小一具,好在嗓音還很清晰,精神也尚足。
   她聲音略啞著問我:“你媽媽……她們還好嗎?”我笑聲答:“都好?!彼路痖_心的又問:“你好嗎?”我又道:“也好,都挺好的?!彼犅劰嗜说慕鼪r不算壞,情緒似乎也輕快了許多。
   近年來,表姐、姑外公與姨父相繼離世,表哥也去了許多年,這個家如今只剩大姨與姑外婆兩位老人了。所以,只要還健康地活著,便都算好吧。從老屋去往姨父的墓地,便要行經(jīng)老橋。兒時總有傳言道,橋下的河里有只水鬼,專拉小孩下水,譬如誰家的小孩就被淹了。傳言是否屬實,一直不曾去求證過,但多年的驚嚇讓人印象深刻。
   走過老橋左拐,才見眼前一棵高大的苦楝開滿了花,矗立在臨河的岸邊。我驚呼著與大姨說,冬天的苦楝葉與果如何如何好看,大姨卻平淡地應著。我想除卻這條路的風景大姨已看過半輩子不覺驚奇外,離姨父的墓地越近才是她低落的原因,我卻未能想到這點。
   我們走到樹下,大姨伸手向對岸一指,原來還有三棵姿態(tài)遠近不一的苦楝,左邊一棵離得稍開,枝葉較禿,疑似被凍雨所斷;另兩棵離得稍近,中間一棵是自然生長的樣子,靠右一棵則不同尋常,枝條多數(shù)彎曲著下垂,連帶著煙紫色的碎花兒也垂向水面。這三棵苦楝是真美,若能寫生,一定是最難得最美妙的對象。而往往遺憾的是,美妙的事物只來得及驚鴻一瞥,卻來不及作任何形式的刻畫與描摹。
   再往前數(shù)十步,向北踏著青草地與豆苗田往墓地而去,豆苗地里一根草也沒有,唯有豆苗齊整地生長著,與陶靖節(jié)“草盛豆苗稀”的詩意畫面截然不同,一看便是勤懇的莊稼人所作。
   豆苗田東邊緊挨著一小片叢林,里面立著幾座白色的新墓,靠邊的是姨父。大姨與姨父打過招呼,提到我,然后又說碑上的相片沒選好。大姨說前兩天剛回家,來這里看姨父,剛開始哭眼睛就忽然很痛,哭完了回去又一點兒事也沒了,因為此前姨父臥病時也常勸她莫哭。我明白,她不想放過任何一個人神溝通的證據(jù)。
   除了姨父的一周年忌日還剩三個月,不知還提到了什么,無意中將悲傷的話題揭了過去。我怕大姨傷心太久,大姨怕耽誤我趕車返程的時辰,只好順勢離開,前往外婆外公的墓地。慣于逃避的人,見多了生離死別,既不敢放任這樣的情緒,也無法再有那樣撕心裂肺的感知。
   往西走到路的盡頭,是村小學,村診所,向北、再向西,便是外婆與外公的墓地所在。一路上可見或熟悉、或陌生的房屋,從前大家聚居處,如今只剩稀疏的幾座老屋,連房前屋后的樹木也被悉數(shù)砍盡。不遠處的村主道上是成排的新樓,一眼望去,整齊劃一,卻沒什么鄉(xiāng)村亮點。
   最可惜的是四外公與幺外公東西合建的兩層樓,如今也僅剩殘磚瓦礫。那棟樓里,曾有葡萄庭院、月洞門,冬日的烤紅薯,四外婆的飯菜,四外公的數(shù)學題與無數(shù)的寶藏回憶。此去經(jīng)年,人去樓塌,卻只能徒留一聲惋惜。
   路旁瞥見一棵矮小的野桑,葉莖上綴著紅色小桑果。這條從前人來人往、如今人跡罕至的路上,所剩的只有野草與野樹了。再往前,又見一叢金銀藤,金銀花開得正盛,隱于葉下,眼尖如我,一下就能瞧見。我欣喜得預備返程時采一些泡水喝,但因車輛提早時間,只顧趕車而忘了。于是這金銀花與苦楝花一樣,都成了驚鴻一瞥。
   前方是一大片墓地,外公外婆的在最西面,背對著他們生前的住房。猶記得七歲那年,外公去世時,四處還皆是墳塋,不見幾座新墓。后來流行火葬,才陸續(xù)立墓,如今已多得數(shù)不清了。
   經(jīng)過十數(shù)年的雨水沖刷,外婆的墓碑上,只留碑文的印記,顏色卻已脫凈。我與大姨說,下次帶色漆來填上。再看那些新立的墓碑,碑文字體與從前也大不一樣,也許如今的刻碑之人也不復當年。
   大姨拔草、掃蛛網(wǎng),又與我將所有墓碑上的名字都認一遍。這一小塊墓地,除了外公外婆,還有外公的大哥太仁公、三弟太禮公、四弟太智公,此外尚健在的唯幺外公與姑外婆,大姨念著“仁義禮智信”,沒想到外公輩都只剩倆人了。
   我們數(shù)著墓碑上的人名與年歲,仿佛在講述昔日的平常舊事。
   回程走另一條近道,大姨的腳步明顯加快。沿路向東走過兩個路口,直到第三個路口才有人煙,這時節(jié)大片的水田極美,遠處疏密相間的樹木與房屋更為春景添了著眼處。又經(jīng)過一汪人工手植的淺水荷塘,一叢野紅薊,以及河港邊用作粽葉的一片蘆葦新葉,便回到了大姨家。
   我無數(shù)次感嘆時間的殘酷,它最可怕之處在于,世間好事非人力可挽留,最可貴處也在于壞事無需人力便可被沖刷遺忘。
   如今的故鄉(xiāng),早已不是魂牽夢縈的兒時故鄉(xiāng),但僅憑一點兒對故人的牽念,便可對余生的歲月作一些頑固的、無用的抵抗。
  

共 390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人常說,歲月無情。小的時候,無法理解這幾個字的含義,到了中年之后,隨著父母即老一輩人逐漸離開人世,才深刻地感受到,世事無常,歲月真的無情。亦如作者,回到老家,老一輩親戚們所剩無幾,街道老舊,房屋老舊,墓地里新墳不斷增加,不由得感慨萬千,感嘆歲月的無情,感慨流逝的時光。還好,老家還有大姨和三姨,還有個立足之地,還有姑外婆,堂姑外婆,可讓作者回憶之前的美好。文章語句優(yōu)美,情景交融,詳細地描述了與大姨、三姨相見的情景,以及老家的變化,場景化強,還有對歲月流逝,親戚們逝去的哀嘆。佳作,編者推薦閱讀!【編輯:五十玫瑰】【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40503001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5-03 15:30:46
  人間真好,活著真好,珍惜眼前所擁有。感謝作者分享,祝節(jié)日愉快!
五十玫瑰
回復1 樓        文友:布衣蘇        2024-05-03 20:50:23
  感謝玫瑰老師的編發(fā),祝您節(jié)日同樂!
2 樓        文友:紛飛的雪        2024-05-08 17:15:40
  品文品人、傾聽傾訴,流動的日子多一絲牽掛和思念。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