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荷·實力寫手】神秘的風箱(散文)
那個曾經(jīng)鄉(xiāng)村家家戶戶都伴隨過的風箱影子已從眼前消失多時,然而,風箱的記憶卻常常從腦海浮現(xiàn)。一段歷史,一種鄉(xiāng)愁,一式生活的縮影,不只是年少的歲月,還有青春的時光……
——題記
記憶里,家里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灶前地港。前面是高于我眼線的灶臺,兩個鍋位,鍋位中間還有個湯鍋。灶臺上,有灶櫥,灶櫥的上面就有灶神的神位。灶前地港在灶櫥的后面,靠墻放著成堆的柴草和柴爿,靠灶就是家人坐著燒火的地方。灶的旁邊就是風箱。每日里煮飯炒菜,我總喜歡湊在灶前地港,看母親添柴燒火。年節(jié)時,更熱鬧,搡年糕,炒年貨,要用火;整只雞,整刀肉煮熟,要用火,并且火要旺旺的。于是風箱忙碌著,噼啪噼啪響個不停,鼓動火焰飛舞,為火舌的噴卷伴奏。母親在灶后起勁拉著風箱燒火,風箱桿拉開,風從灶堂的柴火下噴上來,把紅紅的柴火吹成黃白色直條直刺鑊底,風箱桿推進去,那柴火又變成金紅色的火舌,包裹著鑊底。只有奶奶作豆腐,豆?jié){燒開時,母親用火捄壓著一點一點添柴,防止豆?jié){開鍋,沸騰升高,浦到外面去;風箱才得以靜息,停止噼啪。
后來燒火用上了煤??茨呛谏摹笆瘔K”“石子”“石粉”湊進灶膛,還有點濕,壓在柴爿上就一片黑。聽風箱噼啪一響,頓時灶膛底下一股風起,吹出黃白色火焰,黑色的煤塊便發(fā)紅了,風箱不停閃響,那煤塊便在風中噴吐出紅紅的火舌,不一會舔著紅舌的邊緣還長出藍藍的花邊,把整個鑊底包圍。那火舌在風箱的節(jié)奏中一吐一吞,似蹈似舞,時長時短,忽紅忽藍地變幻著,就像一場歌舞演繹,好如一片晚霞幻化,又似一曲熱歌沸騰……黑色的石塊,化成紅彩,最終在風箱的作用下,化為灰白色的渣土。而灶臺上的飯息菜香,悠悠傳發(fā),引饞涎滿口。人類的生命因火而長盛,而灶膛的火勢,憑風而旺盛。那風多靠風箱鼓吹……
于是,童少的我對風箱生出莫名的驚奇。那么一個長方形的木箱,里面究竟藏著什么,可以任意喚風送風,助火旺火。我問奶奶,奶奶坐在灶前地港矮板凳上,一只手湊著柴草,一只手拉著風箱說是“風婆婆的口袋”,說著就隨口唱起童謠來:“風婆婆,開布袋,大風小風放出來……”我問母親,母親笑著說:“白胡子的風伯伯張嘴吹氣?!蔽覇柎蠼?,大姐看著灶膛說:“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吧!”而最奇妙的是表哥,今天說是“風鳥的翅膀在扇動”,明天說“哪吒的風火輪轉動了”……
這讓我對風箱更覺神奇,更想探個究竟,弄個明白。上學不久,一天吃午飯時,大姐說起一件趣事。她燒飯時風箱推拉吃力,還聽到里面的吱吱聲,奶奶推想鉆進老鼠了。于是大姐用力移開了風箱上面的移板,果然捉住了一只小老鼠。數(shù)年后,學到“老鼠鉆風箱——兩頭受氣”這個歇后語,就馬上想起大姐的這個故事。可是當時,我卻追問大姐,風箱里真的有芭蕉扇嗎?沒被老鼠咬壞吧?大姐笑了笑,說:“里面好好的,不然怎么來風?”于是,我遺憾沒能看到大姐移開風箱的那一瞬。有天下午放學早,灶房無人,我便想拉開風箱上面的移板,看看里面的寶物。可是,無論我使盡九牛二虎之力,擺出移山倒海之勢,那移板卻紋絲不動。我恨不得把風箱砸開來一看究竟。可膽子小,正瞎想妙招,忽聽奶奶腳步聲傳響,便快速從風箱邊離開,在臉盆架邊裝作洗手的樣子……
十二歲那年,風箱終于揭開了真面目。爺爺換快要磨斷的風箱桿,正好我放學回家,見爺爺正在擺動風箱,我書包一扔,就跑到爺爺身邊,爺爺雙手握住風箱頂板伸出的把手,雙膝抵住風箱方框,用力一拉,風箱移板拉開,拆出兩根桿子,風箱里沒有什么寶物,只有一塊缺了一塊方角,邊上鑲著雞毛的木板,沒有風婆婆的口袋,沒有芭蕉扇,更沒有風火輪……這讓我很失落,無精打采了好多天……“垂頭喪氣有用嗎?學點知識,長點本事,去找出那里面的道道來才是好孩子!”母親的這句激將話,卻讓我又對風箱產(chǎn)生了興趣。是啊,有語說“盲人拉風箱——瞎鼓搗”,我可是耳明眼亮,不可以瞎鼓搗;要開眼界,擴見識,好好讀書,去解開風箱生風之謎。
之前,因貪玩不去上學,挨過母親的打;至此被母親這么一激,竟然有了好好讀書的念頭。可惜讀書成績雖好,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初中畢業(yè),失去讀書機會,也少有就業(yè)可能,于是,解開風箱之謎的心緒也便蕩然無存。
生活的艱難,不在辛苦,而常常心緒的苦惱。叩拜學藝師傅,師傅卻又被逼休了徒弟。半路出家,偶然跟著別的師傅打工。一次隨F師傅去深水一漁家做新婚家具,還要制造一架風箱。終于了解風箱打造的過程。F師傅取好料作,用的是杉木板。其實最好用桐樹木。做風箱工藝講究,板塊拼接要用高低縫,木箱相箱框用元寶榫接合,使之牢固而密不透風;頂上移板是通過箱框板槽線移動,那槽線與移板既要密封又不牢夾,不能有絲毫差池。拉桿連接的那塊長方形起風板,缺一個角。四周鉆有許多細孔,通過穿入孔中的細繩,可把雞毛密密麻麻地勒在四周,這樣既密封又容易抽動。那缺一角位置,正是裝在箱底一邊的通風管道型位。通風管道的中間裝有風舌,與風箱框箱前后板上的各有的兩個風門上裝的風舌,都小巧玲瓏,用樟樹木片制成,活動靈巧,可是風箱來風的一個機關。通風管道的中間位置,又一個方口,由伸出的風箱嘴用竹釘固定。那時做家具不用一顆釘子,卻牢固耐用。那天F師傅吧風箱裝成,試用,我拉著風箱,忽然想起小時候家人們?yōu)槲抑v述的風箱故事,好像都有點影子,那風箱框不就是風婆婆裝風的袋子,那四扇窗舌扇動不已,正像鳥的翅膀扇動,那塊起風板可是鐵扇公主的芭蕉扇,那風箱嘴可是白胡子的風伯伯吹氣的嘴,而風箱作用不正如風火輪,風火轉換,風火兼程……看來家人們的故事都隱藏著謎底。
然而對風箱神秘生風,還是一知半解。一段時間,好些天沒有工可做,呆得無聊之極??醇依锏娘L箱,風箱桿磨去半邊,前后框板那裝桿處,已經(jīng)向下摸出了一個深深的缺口,箱缺了牙的婆婆,說話摟著。于是就拆了它,又仔細觀看了結構,而后自己動手制作了一架。制成嘗試檢驗,忽然想到初中物理中學過的壓力、壓強等知識,驀然感知風向的神秘就在于把科學知識應用在實際中。這種風箱被稱為活塞式風箱。起風板又叫活塞板。當拉動風箱的把手時,連接把手的連桿帶動活塞板向前移動,前部的體積減少,壓強增大,使風箱前部的風門處兩個風舌受壓自動關閉,而后部的兩個風門上風舌,因后部體積增大,壓強減少而被外面的空氣沖開,空氣進入。同時,風箱前部的體積壓縮,推動空氣進入通風管道,管道內(nèi)的風舌,在空氣推動下,向后封住后部通風管道口,前部風就只有從風箱嘴輸出到灶底處。當推動風箱的把手時,活塞板向后移動,此時后部的風舌關閉,前部的進氣風舌打開,外部空氣進入。同時,風箱后部的空氣被壓縮到通風管道,通風管道中的風舌封住通向前部的通道口,風自然也從風箱嘴輸出。一拉一推,均能送出風來。
看似構造簡單的風箱,其實是把很多科學知識融合起來,巧用制作而成。那發(fā)明風箱的木匠可不簡單,是魯班發(fā)明風箱的吧?魯班可是木匠智慧的代名詞。忽然想起一句俗語叫“宰相落魄做木匠”,一句歇后語是“閻王老子做木匠——鬼斧神工”。于是很為自己當過木匠而竊喜,也為自己能制作風箱而欣然。
那噼啪噼啪的響聲,響到了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末。燒火不再是柴草、木柴,也不再用黑黑的煤塊,而是煤氣;那高高的老灶臺也終于退休了。我制作的風箱,也被妻子送給里岙的親戚了,可能不久也丟棄,或者化成灰了。
但風箱的印象時不時從記憶里浮上來,那靈活的風舌,隨著拉稈前后拉動,發(fā)出噼啪噼啪的聲音。那聲響似戲臺上敲邊鼓的聲音,又像是磕檀板的聲音,清脆好聽,富有節(jié)奏,快慢有化,輕重有度,錯落有致。但細品起來,似乎也有悲喜哀怒,人間情愫,悄悄掀開心底濃濃的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