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隱形河流(散文)
讀著古詩詞,目光落到了王維的“晚年頗好靜,萬事不關(guān)心”的詩句。心也就隨之到達一千多年前,與之登山望月,做一個好道隱逸之人。
夢,終歸是夢想。別說靠著種地的淺薄收入的我,就是那些有著穩(wěn)定收入的人,也把這種閑逸放到了千里之外。由此,對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下的人們,我陷入了巨大的迷茫之中?;蛟S,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的人們懷揣的夢想不同,人們都把自己的夢想設(shè)定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之外,總認為那里就是自己的天堂。歸隱山林,歸隱田園,難道回歸鄉(xiāng)野就算真正意義上的歸隱嗎?走在現(xiàn)實的田埂上,處在現(xiàn)實的山村中,真的很難體味到古代隱士的閑情逸致。
村西的河流沒了水的蹤跡。我很小的時候,寬闊的水面是我們嬉戲的天堂。春天的水流平靜安詳,書本里西湖水平如鏡,波瀾不驚或許就是這樣情景吧!走在河邊,從水里看自己的影子,或是用罐頭瓶放點玉米面的渣子投到水里等待魚兒上鉤。那種意境,比不得閑坐溪水邊的垂釣者,可是,我們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了沒有世俗侵擾的閑逸情態(tài)。這種場景,基本上沒有老者相伴,更沒有一位高士光臨到水邊。
然而,走出這片土地的人接二連三,那些有少年心性的人們就像一只只鴻雁,飛出村莊,飛出河流,在天地之外尋找放飛夢想的地方。河流,依然用纏綿的柔情守護鴻雁的家園,祖國的山山水水,大江大河,助力它們飛翔。老一輩人只盼著有朝一日,拖著疲倦身體的孩子像戀舊林的倦鳥一樣回到老家,這里畢竟有他們的根與魂。
春夏秋冬,歲月更替,守在這里的人們辛勤勞作,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地的耕耘,收獲。土地,是肥沃的,她滋養(yǎng)這里眾多的兒女,那份母愛想大海一樣寬廣,像大山一樣厚重,可還會有那么多的人離開她的懷抱去淘金?;剜l(xiāng)的腳步咚咚作響,功成名就的兒女,路過小橋時仿佛一個凱旋者,將驕傲的目光投向水面,英氣穿透水底,刺進大地母親的心靈深處。母親河無怨無悔,依舊用平和的目光看著英姿勃發(fā)的兒女。母親河累了,困了,寬闊的水面變成了細小的水流,也漸漸變得奄奄一息,可她沒有哀怨,繼續(xù)用清澈的目光投向兒女,最后一縷魂魄追隨歲月的影子,滲入到了土地深處。
沒有了水流的河成了僵硬凹陷的線條,河床沿用記憶中的名字,被兩岸的兒女呼喚著。河邊的傳說和記憶戛然而止,神話也被神秘的力量畫上了休止符。我們的河床空空蕩蕩,伸向河底的水槽腐爛,消失,踩在水車上奔跑似的童真和笑臉也被珍藏。唯有歲月和時間畫下的小線條還在蜿蜒起伏。
投身王維的《渭川田家》,仿佛趕著成群的牛羊在窮巷奔走,吆喝,心思進入童年,那時我們村子的小巷幽深曲折,在里面奔跑玩耍,那是童年樂趣。自從地震搬莊之后,窮巷已然消失,代之以屋前屋后的街道,雖然寬敞明亮,可流失了深巷嬉戲時奇幻曼妙的感覺。牛,進了牛棚,羊,進了羊圈,新時代的田園里再也沒有它們奔放的情懷和悠長的呼喚了。走進現(xiàn)實,就進入到了一個透明,功利的世界,任何浪漫,美妙的自然風(fēng)景都剔除了詩意和奇幻。
落葉歸根,在事業(yè)上奔波忙碌一輩子,功成名就的人想到了家和小河的影子。世事變遷,小河沒有了當年的水的流淌,他們歸來之后胸中騰騰的火焰,是否會被一場雨澆滅呢?
有一個熟人,在外面教書育人幾十年,退休之后欣然回歸。之所以用回歸這個詞,是因為他回到了村子中,不光是肉體的回歸,更是一種心靈和精神上的回歸。退休人員沒有土地,他就開荒。圍繞著河的上上下下,以及平坦的河床,道路旁,到處能看見有他勞作的身影。在他的帶動下,那些有點閑工夫的人們都加入了開荒的行列。
長滿青草,布滿根須的河岸,在春天陽光的照耀下,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風(fēng)景。人們套上牛車,拉著耕犁到田間,去種地,去收獲,對于豐收的渴望就像渴望一場甘霖的到來。而這位老師,真正跳出了塵世的羈絆,對于我們所說的負累有不同的解讀。如果春天沒有一場甘霖,沒有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讓我們播種,我們就不得不澆地,播種,保障秋的收獲,而他的勞動,與我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勞動,收獲,如同古代賢士把勞動當做一種閑情雅致。勞動,是一種運動,是樂趣,是與古人雅士的感受緊密貼合在一起。
他保持著一個農(nóng)人的品質(zhì),卻不會因為收成的多少影響生活的品質(zhì),這是我們這些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兩口子一個月一萬多塊的退休金,保證了其無論處在什么境況,都不會為了土地收成的好壞影響自己的吃穿用度。
春風(fēng)徐來,在河底白色的沙灘上,在嫩綠的鮮草間,他拿著大鎬和釘耙子,聚精會神地勞作著。野花,在不遠處搖曳著優(yōu)雅的風(fēng)姿,美麗的蝴蝶,顫動翅膀為他起舞。
河岸上,穿著水靴的漢子,身材魁梧,面色黝黑,料理著麥地里的管子。嘩啦啦的水聲像輕音樂一般飛入他的心底。呀!那是春的圓舞曲,是誰奏響了這清脆的樂章。老師抬起頭來,像尋找高山流水的源頭。他聽到了,猶如音樂課上手中的琴鍵發(fā)出來的清美,那是夢,是幻想。而今,音樂就在身邊,就在一個粗糙的手放開的水管下,就在那無窮無盡的綠的海洋中。
老師的目光掃過漢子緊皺的眉頭,為什么如此暢快的旋律還不能打開他的心結(jié)。漢子偶爾望望蔚藍的天空,和煦的風(fēng),溫暖的陽光,家鄉(xiāng)的風(fēng)景如畫,空氣如此新鮮,可忙碌的人們不能停下自己的腳步,把生活的節(jié)奏拉得更舒緩一點。
岸上的男人收拾完水管,同他打個招呼:“大哥,你還在開荒呀,都退休了!不到大城市去旅游旅游,窩在村子內(nèi)外累得不像樣子,何苦呢?”苦?真的很苦嗎?老師并不覺得,老祖宗傳下來的基因讓他在勞動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又在無憂無慮的退休生活中,找到了古代隱士那種對大自然無限眷戀吧。
河岸上的男子澆完了麥子,急急慌慌地收拾好,放到電動車里,又趕向下一個地塊。老師搖搖頭,有必要這樣著急嗎?你自己把生活節(jié)奏調(diào)得這樣快,不就失去了生活的享受嗎?
男子急急忙忙拉著管子走了,喝足了水的麥子愜意快樂,小小的蟲子在松軟的土地上爬行。它們的春天是舒適的,沒有人的智慧算計,更沒有人的煩惱。在綠色的海洋中,它才是世上的隱士,一個渺小,平凡無憂無慮的隱士。麥田是它的,陽光是它的,不用金錢困擾自己,什么醫(yī)療,養(yǎng)老,什么住房,都是世俗的羈絆。
老師把目光收回到土地上,白色沙灘棲息的蘆根草從地里被刨了出來,修長白皙的根像一個纖細的孩子,飛過的鳥兒好奇地打量他,并不理解為什么他會把它刨出來。它在自己的世界里咀嚼河底的歷史和傳說,不是挺愜意自在嗎?潮濕的地下世界讓它忘記了憂愁煩惱。如今,陽光下美麗的色調(diào)是否還屬于可愛的小小草和它的根莖?
他把茅草攏到一邊,為玉米大豆準備好了一個平臺。他要利用這個平臺種下各種各樣的種子,像教學(xué)生一樣種下五彩斑斕的夢。他期望一場春雨,把干涸的河床淋濕,浸潤沙土,即便沒有雨,他也會騎著自行車將一桶又一桶把水馱來。他相信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一定會把開墾后的河床變成豐收的溫床。
他相信夢想一定變成現(xiàn)實,相信處在身邊的所有伙伴會在這條河流的岸邊上,在村子的里里外外,讓夢想之花結(jié)出累累碩果。
遲早要回到起點。不好意思了,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