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那年中秋夜(散文)
每逢中秋便会忆起,那年的中秋之夜。
大概是五年前的八月十五吧。那晚一轮圆月徐徐升上天空;缕缕白云,缠绵着,或舒或卷。街道两旁,往日繁忙而亮丽的店铺,今夜都关门大吉。人们一窝蜂地赶回家,与家人过团圆节了。
时钟已指向晚上九点,夜渐渐静寂,街头行人也少了许多,但车辆仍排着长龙,在霓虹灯下穿梭,璀璨的车灯流动着,那车灯与霓虹灯不怎么默契,横七竖八地各行其是。汽笛声交错着,给月圆之夜带来了几分活泼。我抬头仰望星空,清明的月光,朗朗自如,从来没有点因城市的繁华而放弃清如水的普照。一阵清风吹来,拂过屈原桥头,几位民警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疏导南来北往的车辆。他们的身影在灯光照耀下,忽东忽西,更高更大。小伙子们的脸上仍是浅渗汗珠,在这样的万家团圆的中秋夜晚,他们放弃与家人共度佳节的喜庆,却坚守岗位,守护他人的幸福,以特殊方式,苦乐人生,这是多么伟岸,多么可敬的青年啦。
我来到桥头,架着相机,拍摄在云海中徜徉的月亮。因白云的点缀和呵护,让今年中秋的月亮皎美中带着几分羞涩。此时此刻,若掬一缕秋风入怀,揽一丝宁静于心,任心灵在月光中驰骋,那是多么美轮美奂的意境啊,我想。随着镜头的推移,我将明月定格在古典式的柔和、纯美之中;聚焦中慢慢拓展出罗城的大街和高楼的轮廓。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个年代给人们送来的一串串动听的福音,弹奏出一曲温润而美满的韵律。
岁月静好,让人无法以言语表达。生活就像一幅定格在画框里的婚纱,那么甜美,那么幸福。在这皓月清辉里让思绪飞翔,仿佛又走在乡村、郊外,眼帘里尽是千户赏月,千家天伦。田野是满目金灿灿的丰收;江上是一片醉悠悠的渔火;山坳里炊烟缠绵牛羊,牧笛声声,山歌嘹亮。如此和谐、富有,怎不叫人在这团圆之夜倍感温馨!恬淡致远,心静如水;此刻好想举一盅葡萄美酒,吟几句苏氏的诗文,便真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飘逸之情。当然,那我的这份心境,比苏东坡的要美丽得多,幸福得多。
一声汽笛长鸣,将我带回现实,一列火车由远方呼啸而来,车窗内客影绰绰,虽瞬间飞过,我还是快速地抓拍了它那闪烁若龙的风姿。
挎着相机走下桥头,横过大街,听到风摇丹桂簌簌作响,一片落叶飘来,正好落在我的镜头上,挟持着一缕桂子芳香,顿觉空气中弥漫“花月夜”的浪漫,八月桂花夹着永不淹没的菊芬,让人在遐思中沉醉。街灯灿烂,在幻色的剪影里变化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展翅飞舞。那些遥远的天堂上悬的那圆月,给出一段悠远的遐想:那是碧水蓝天的心境,是嫦娥奔月的轻逸,是吴刚伐桂的伟岸,是远在他乡的亲人思念故里的风情?
这时,对面路上快速冲来一辆摩托车,灯光使人有点晕眩。只见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大爷正横过斑马线,他脚步有点蹒跚,当那骑摩托车的汉子,发现老人时,已手忙脚乱,紧急制动,可车子还是快速冲向老大爷,在这千钧一发之刻,